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全保专利>正文

烧伤患者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84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烧伤患者气垫床,包括气垫主体,连接带,铆钉扣,单数气囊柱,双数气囊柱,连接管,导气软管,充气壳,充气泵,控制机,控制开关,分气管和电磁阀门,所述的单数气囊柱和双数气囊柱通过连接带固定在气垫主体的前部;所述的连接管胶接在分气管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运用到被烧伤的患者方便换药,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调节充气泵的工作,使得导气软管分别往单数气囊柱和双数气囊柱内进行吹气,并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启和闭合;从而使得单数气囊柱和双数气囊柱交替膨胀和收缩,从而起到换气的作用,避免身体长时间接触产生不适感;并通过控制机设定间隔时间,例如:每隔一两个小时单数气囊柱和双数气囊柱凹凸轮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患者气垫床
本技术属于医用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烧伤患者气垫床。
技术介绍
烧伤后,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被破坏而出现细菌感染。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以及其他肠道阴性杆菌,严重烧伤还可能出现毒菌,感染厌氧菌和病毒感染。气垫床是空气悬浮床。气垫床的专利技术是烧伤专业的进展之一。气垫床的床褥子内装满大量的陶瓷小球,从空气压缩机压进的空气在小球之间循环。通过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流速使患者感到舒适。患者似乎飘浮在空气流中,很容易转动体位,防止背部创面受压、变潮湿、溶痂感染,并可防止褥疮的发生。用此床后由于恒定的高温条件,可以减少患者的消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大面积烧伤并发心肺功能不全、不宜用转床翻身的患者尤其适用。用此床的患者需要增加补水量,以防高钠血症或高渗综合征。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433041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医用气垫床,属于医用辅助器械
包括床板、气垫和翻身垫;床板上方设置床垫,床垫上方设有翻身垫和气垫;气垫包括奇数气囊柱、偶数气囊柱和气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烧伤患者气垫床,其特征在于,该烧伤患者气垫床,包括气垫主体(1),连接带(2),铆钉扣(3),单数气囊柱(4),双数气囊柱(5),连接管(6),导气软管(7),充气壳(8),充气泵(9),控制机(10),控制开关(11),分气管(12)和电磁阀门(13),所述的单数气囊柱(4)和双数气囊柱(5)通过连接带(2)固定在气垫主体(1)的前部;所述的连接管(6)胶接在分气管(12)的前部;所述的导气软管(7)一端插接在充气泵(9)的出气端,另一端插接在分气管(12)的一端;所述的分气管(12)胶接在气垫主体(1)的内壁上并与单数气囊柱(4)和双数气囊柱(5)相连通;所述的电磁阀门(13)镶嵌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烧伤患者气垫床,其特征在于,该烧伤患者气垫床,包括气垫主体(1),连接带(2),铆钉扣(3),单数气囊柱(4),双数气囊柱(5),连接管(6),导气软管(7),充气壳(8),充气泵(9),控制机(10),控制开关(11),分气管(12)和电磁阀门(13),所述的单数气囊柱(4)和双数气囊柱(5)通过连接带(2)固定在气垫主体(1)的前部;所述的连接管(6)胶接在分气管(12)的前部;所述的导气软管(7)一端插接在充气泵(9)的出气端,另一端插接在分气管(12)的一端;所述的分气管(12)胶接在气垫主体(1)的内壁上并与单数气囊柱(4)和双数气囊柱(5)相连通;所述的电磁阀门(13)镶嵌在连接管(6)的内部中间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全保廖映英
申请(专利权)人:郭全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