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3683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发酵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粮食残渣590‑2400份、藻类300‑900份、氨基酸3‑15份、菌类8‑37份和酶类2‑10份;其制备方法为:按质量份,将粮食残渣、藻类、氨基酸、菌类和酶类在呼吸袋中发酵,得到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所述的发酵水分含量为30‑40%,温度为30‑35℃,时间为3‑5天;该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在仔猪基础日粮中用于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其添加量为5‑10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改善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利用农副产品、提升小肠绒毛高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饲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仔猪相比生长育肥猪,其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因此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未完善。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提升保育猪小肠结构的完整性,提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提高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有重要意义。传统上仔猪料日粮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豆粕等原料,研究发现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如大豆球蛋白、植物凝集素等会对肠道粘膜造成损伤,造成肠绒毛萎缩,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而有益菌已被证实对肠道形态结构有正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善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利用农副产品、提升小肠绒毛高度的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仔猪小肠黏膜状态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密切相关,小肠绒毛高度越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越好,营养物质进入后肠发酵的概率越低,尤其对蛋白质,蛋白质进入后肠发酵会产生吲哚、氨等有害物质,影响猪的健康。生物发酵饲料一方面可以改善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子糖等发酵后含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小肽、益生素、酶等对提升仔猪的肠道健康等重要帮助。另外一方面,生物发酵可以很好的利用农副产品,增加饲料资源。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该生物发酵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粮食残渣590-2400份、藻类300-900份、氨基酸3-15份、菌类8-37份和酶类2-10份;该生物发酵饲料在仔猪基础日粮中的添加量为5-10wt%。进一步地,所述的粮食残渣包括脐橙渣、柑橘皮渣、核桃饼粕渣、菠萝皮渣、马铃薯渣、番茄渣、大麦皮、燕麦皮、芝麻粕或苏子粕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的粮食残渣包括质量比为(50-200):(50-200):(20-100):(100-300):(50-200):(100-200):(100-500):(100-500):(10-100):(10-100)的脐橙渣、柑橘皮渣、核桃饼粕渣、菠萝皮渣、马铃薯渣、番茄渣、大麦皮、燕麦皮、芝麻粕和苏子粕。进一步地,所述的藻类包括裂殖壶藻、寇氏隐甲藻、马尾藻、黄丝藻渣或浒苔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的藻类包括质量比为(50-100):(50-100):(50-100):(50-100):(100-500)的裂殖壶藻、寇氏隐甲藻、马尾藻、黄丝藻渣和浒苔粉。进一步地,所述的菌类包括乳酸乳杆菌、酿酒酵母、罗伊氏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保加利亚乳杆菌或侧孢短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的菌类包括质量比为(1-2):(1-5):(1-5):(1-5):(1-5):(1-5):(1-5):(1-5)的乳酸乳杆菌、酿酒酵母、罗伊氏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进一步地,所述的氨基酸包括质量比为(1-5):(1-5):(1-5)的精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所述的酶类包括质量比为(1-5):(1-5)的碱性蛋白酶和酶制剂。一种如上所述的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质量份,将粮食残渣、藻类、氨基酸、菌类和酶类在呼吸袋中发酵,得到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进一步地,所述的发酵水分含量为30-40%,温度为30-35℃,时间为3-5天。一种如上所述的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该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在仔猪基础日粮中用于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其添加量为5-10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小肠尤其空肠部位绒毛高度,可以很好的提高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生长速度,降低腹泻和死亡率。因为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为了更好地促进消化和吸收,肠黏膜的作用非常关键。断奶应激可导致肠黏膜形态结构快速改变,从而导致绒毛高度降低和隐窝深度增加,而绒毛的缩短会造成生长性能下降。绒毛高度代表了小肠消化能力,绒毛高度越高,代表小肠绒毛的吸收面积越大,直接增加了养分吸收面积,代表消化吸收能力越强。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例(A)、实施例1(B)、实施例2(C)、实施例3(D)、实施例4(E)和实施例5(F)中肠绒毛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试验选取三元杂交阉公猪(杜×长×大)30头,体重10kg左右,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猪,均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长至18kg左右饲喂结束,每组随机挑选1头宰杀,取空肠约2cm,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样品在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8h后,将组织修整成7mm小块;自来水冲洗固定12h;常规梯度酒精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后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每个样本中选取5张切片,低倍镜下每张切片选出5个不同视野观察肠黏膜形态,测量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观察过程中应注意所选取的肠绒毛长度应该基本一致,应用Nikon50i显微镜照相处理软件进行拍照。对比例所有的仔猪均饲喂基础日粮。实施例1-5均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用生物发酵饲料替代5wt%基础日粮,生物发酵饲料的具体组成为:对比例、实施例1-5中肠绒毛生长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表1对比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绒毛高度320.69369.59350.28350.39372.44330.49隐窝深度190.59172.39183.39198.49179.18162.10绒毛高度/隐窝深度1.682.141.911.772.082.04由结果可知:添加发酵饲料可以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这表明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改善仔猪空肠的肠绒毛形态结构,提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提升免疫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发酵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粮食残渣590-2400份、藻类300-900份、氨基酸3-15份、菌类8-37份和酶类2-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发酵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粮食残渣590-2400份、藻类300-900份、氨基酸3-15份、菌类8-37份和酶类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粮食残渣包括脐橙渣、柑橘皮渣、核桃饼粕渣、菠萝皮渣、马铃薯渣、番茄渣、大麦皮、燕麦皮、芝麻粕或苏子粕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粮食残渣包括质量比为(50-200):(50-200):(20-100):(100-300):(50-200):(100-200):(100-500):(100-500):(10-100):(10-100)的脐橙渣、柑橘皮渣、核桃饼粕渣、菠萝皮渣、马铃薯渣、番茄渣、大麦皮、燕麦皮、芝麻粕和苏子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包括裂殖壶藻、寇氏隐甲藻、马尾藻、黄丝藻渣或浒苔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仔猪消化吸收率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包括质量比为(50-100):(50-100):(50-100):(50-100):(100-500)的裂殖壶藻、寇氏隐甲藻、马尾藻、黄丝藻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平肖俊峰张军张敬学张志刚吴有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