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82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包括电动轮椅,电动轮椅的底端前部装配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右端装配有调节机构,固定架包括固定扣,固定扣的左端铰接有啮合扣,固定扣的右端装配有定位盘,调节机构包括固定钮,固定钮的前端装配有探测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固定架和调节机构以及探测雷达的电动轮椅,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架左端的啮合扣和固定扣结构,便于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装在不同的电动轮椅的底部,并且利用调节杆和螺管调节探测雷达的前后位置,并且利用定位盘和固定钮调节探测雷达的上下翻转角度,便于加装和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不具备警示主动刹车的电动轮椅不便于加装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轮椅
,具体为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就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平躺、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受到成本、患者承受能力的影响,不同患者会选用不同功能的电动轮椅,这就会使得一些不具备防碰撞功能的电动轮椅使用起来危险性较大,而且后期加装也比较麻烦,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包括电动轮椅,所述电动轮椅的底端前部装配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右端装配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左端铰接有啮合扣,所述固定扣的右端装配有定位盘,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钮,所述固定钮的前端装配有探测雷达,所述固定钮的左表面开设有咬合槽,所述咬合槽啮合在定位盘的右表面,所述定位盘的右表面装配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固定钮螺接有螺帽。优选的,所述固定扣和啮合扣的内表面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内壁呈现圆弧形,圆弧形凹槽的间隙处开设有直角的卡槽。优选的,所述电动轮椅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前端装配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前端装配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装配有前导轮,所述支柱的底端装配有后导轮,所述后导轮的内侧端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装配有电池,所述支柱和支架的顶端装配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后端装配有靠背,所述靠背的顶端后部装配有把手,所述座椅的上表面装配有扶手,所述固定扣和啮合扣的内表面套接在支架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啮合扣的前端开设有套槽,所述固定扣的前端开设有螺孔,所述套槽的内表面套接有定位螺钮,所述定位螺钮的右端螺接在螺孔的内表面。优选的,所述固定钮的前端装配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螺接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前端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装配有球形轴,所述球形轴的前端套接在探测雷达的后表面,所述探测雷达的后端螺接有固定螺管,所述固定螺管的前表面紧密贴合在球形轴的后表面。优选的,所述定位盘的右表面开设有啮合槽,所述啮合槽的右表面啮合在咬合槽的左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固定架和调节机构以及探测雷达的电动轮椅,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架左端的啮合扣和固定扣结构,便于将本技术加装在不同的电动轮椅的底部,并且利用调节杆和螺管调节探测雷达的前后位置,并且利用定位盘和固定钮调节探测雷达的上下翻转角度,便于加装和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不具备警示主动刹车的电动轮椅不便于加装功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架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结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结构俯视图。图中:1、电动轮椅,11、支柱,12、支架,13、加固杆,14、前导轮,15、电机,16、后导轮,17、电池,18、座椅,19、靠背,110、把手,111、扶手,2、固定架,21、啮合扣,22、固定扣,23、夹持槽,24、套孔,25、螺孔,26、定位螺钮,27、定位盘,28、啮合槽,29、螺杆,210、螺帽,3、调节机构,31、固定钮,32、调节杆,33、螺管,34、连接杆,35、球形轴,36、固定螺管,37、探测雷达,38、咬合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包括电动轮椅1,电动轮椅1的底端前部装配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右端装配有调节机构3,固定架2包括固定扣22,固定扣22的左端铰接有啮合扣21,固定扣22的右端装配有定位盘27,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钮31,固定钮31的前端装配有探测雷达37,固定钮31的左表面开设有咬合槽38,咬合槽38啮合在定位盘27的右表面,定位盘27的右表面装配有螺杆29,螺杆29贯穿固定钮31螺接有螺帽210;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固定架2和调节机构3以及探测雷达37的电动轮椅1,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架2左端的啮合扣21和固定扣22结构,便于将本技术加装在不同的电动轮椅的底部,并且利用调节杆32和螺管33调节探测雷达37的前后位置,并且利用定位盘27和固定钮31调节探测雷达37的上下翻转角度,便于加装和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不具备警示主动刹车的电动轮椅不便于加装功能的问题。具体而言,固定扣22和啮合扣21的内表面开设有夹持槽23,夹持槽23的内壁呈现圆弧形,圆弧形凹槽的间隙处开设有直角的卡槽,通过在弧形凹槽内部开设卡槽的夹持槽23结构,便于适应圆形、方形或者特定带有边棱的支撑结构的安装。具体而言,电动轮椅1包括支柱11,支柱11的前端装配有加固架13,加固架13的前端装配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端装配有前导轮14,支柱11的底端装配有后导轮16,后导轮16的内侧端装配有电机15,电机15的左侧装配有电池17,支柱11和支架12的顶端装配有座椅18,座椅18的后端装配有靠背19,靠背19的顶端后部装配有把手110,座椅18的上表面装配有扶手111,固定扣22和啮合扣21的内表面套接在支架12的外表面,本技术中提到的电动轮椅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动轮椅,由于该设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本技术中不做过多赘述。具体而言,啮合扣21的前端开设有套槽24,固定扣22的前端开设有螺孔25,套槽24的内表面套接有定位螺钮26,定位螺钮26的右端螺接在螺孔25的内表面,通过定位螺钮26和螺帽210,便于固定架2与调节装置3之间的连接以及与电动轮椅1之间的固定装配。具体而言,固定钮31的前端装配有调节杆32,调节杆32的前端螺接有螺管33,螺管33的前端装配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的前端装配有球形轴35,球形轴35的前端套接在探测雷达37的后表面,探测雷达37的后端螺接有固定螺管36,固定螺管36的前表面紧密贴合在球形轴35的后表面,通过球形轴35结构,便于探测雷达37的照射角度调节,探测雷达37连接至电池17,并且配备了具有判定功能的控制器,连接至电动轮椅的控制器,在测定到特定距离信号时,介入到电动轮椅的控制器中,强制启动电动轮椅的电子驻车,进而在满足避免碰撞的条件时将电动轮椅减速或者停止,保证电动轮椅的行车安全。具体而言,定位盘27的右表面开设有啮合槽28,啮合槽28的右表面啮合在咬合槽38的左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包括电动轮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1)的底端前部装配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右端装配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架(2)包括固定扣(22),所述固定扣(22)的左端铰接有啮合扣(21),所述固定扣(22)的右端装配有定位盘(27),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钮(31),所述固定钮(31)的前端装配有探测雷达(37),所述固定钮(31)的左表面开设有咬合槽(38),所述咬合槽(38)啮合在定位盘(27)的右表面,所述定位盘(27)的右表面装配有螺杆(29),所述螺杆(29)贯穿固定钮(31)螺接有螺帽(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包括电动轮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1)的底端前部装配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右端装配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架(2)包括固定扣(22),所述固定扣(22)的左端铰接有啮合扣(21),所述固定扣(22)的右端装配有定位盘(27),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钮(31),所述固定钮(31)的前端装配有探测雷达(37),所述固定钮(31)的左表面开设有咬合槽(38),所述咬合槽(38)啮合在定位盘(27)的右表面,所述定位盘(27)的右表面装配有螺杆(29),所述螺杆(29)贯穿固定钮(31)螺接有螺帽(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22)和啮合扣(21)的内表面开设有夹持槽(23),所述夹持槽(23)的内壁呈现圆弧形,圆弧形凹槽的间隙处开设有直角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电动轮椅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1)包括支柱(11),所述支柱(11)的前端装配有加固架(13),所述加固架(13)的前端装配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底端装配有前导轮(14),所述支柱(11)的底端装配有后导轮(16),所述后导轮(16)的内侧端装配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左侧装配有电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垚鑫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