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675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物种植方法,包括:S1:将作物的有效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对浸种后的有效种子进行培养;向土壤施加土壤调理剂至土壤的pH=6.0‑7.5;S2:播种所述有效种子于土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对作物的有效种子置于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可以促进作物种子的新陈代谢,提高发芽率;根据土壤的条件调节pH,以制造出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物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以水稻为例,现有水稻育秧、插秧种植方式,生长周期长,种植成本高,受土壤酸化或碱化影响,导致土壤板结,作物减产。为此,市场上通过很多辅助产品如土壤修复改良产品等,或者通过改变机械化作业模式来优化工艺,提高作物的产量。上述改良产品及机械化措施在种植模式上具有单一指向性,只针对土壤环境及规模化种植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且投入成本较高,不能逐一优化于每个种植环节,从根本上改变作物种植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作物种植方法,提高种子出芽率,改良农艺性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作物种植方法,包括:S1:将作物的有效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对浸种后的有效种子进行培养;向土壤施加土壤调理剂至土壤的pH=6.0-7.5;S2:播种所述有效种子于土壤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对作物的有效种子置于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可以促进作物种子的新陈代谢,提高发芽率;根据土壤的条件调节pH,以制造出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使最终种植得到的作物,农艺性状得到改良。进一步,S1中,氯化镧溶液浓度为5mg/L-20mg/L,若氯化镧溶液浓度太低则无法达到提高出芽率的效果,若氯化镧溶液浓度太高则提高农艺性状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S1中,浸种时间为20-24小时,在该浸种时间内能使种子经过浸泡后提高发芽率。进一步,S1中,在施加土壤调理剂之前,检测土壤pH值,从而根据土壤具体情况确定土壤调理剂的添加量。进一步,S1中,浸种后将所述有效种子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维持温度为25-30℃,有利于所述有效种子催芽露白。进一步,S2中,待所述有效种子培养至露白后,将若干所述有效种子播种至若干种植斗中,实现可移动化种植,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种植尺寸。进一步,S2中,向土壤加入有机肥,有机肥的用量为2.5-3吨/亩,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进一步,在对作物的有效种子进行浸种之前,将作物的种子进行筛选得到作物的有效种子。进行筛选得到有效种子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率。进一步,将作物的种子放入无碘海盐水中,下沉在无碘海盐水溶液的底部的种子作为作物的有效种子。此为一种筛选种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快速筛选得到作物的有效种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物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作物的有效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对浸种后的有效种子进行培养;向土壤施加土壤调理剂至土壤的pH=6.0-7.5;S2:播种所述有效种子于土壤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对作物的有效种子置于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可以促进作物种子的新陈代谢,提高发芽率;根据土壤的条件调节pH,以制造出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使最终种植得到的作物,农艺性状得到改良。在对作物的有效种子进行浸种之前,将作物的种子进行筛选得到作物的有效种子。进行筛选得到有效种子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率。将作物的种子放入无碘海盐水中,下沉在无碘海盐水溶液的底部的种子作为作物的有效种子,此为一种筛选种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快速筛选得到作物的有效种子。优选地,S1中,氯化镧溶液浓度为5mg/L-20mg/L,若氯化镧溶液浓度太低则无法达到提高出芽率的效果,若氯化镧溶液浓度太高则提高农艺性状的作用不明显。优选地,S1中,浸种时间为20-24小时,在该浸种时间内能使种子经过浸泡后提高发芽率。S1中,在施加土壤调理剂之前,检测土壤pH值,从而根据土壤具体情况确定土壤调理剂的添加量。S1中,浸种后将所述有效种子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维持温度为25-30℃,有利于所述有效种子催芽露白。S2中,待所述有效种子培养至露白后,将若干所述有效种子播种至若干种植斗中,实现可移动化种植,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种植尺寸。具体地:将土壤过筛并称量好,每个种植斗放入23kg过筛土壤,加入土壤调理剂调节至适宜pH,并加入2.5-3吨/亩的有机肥,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混匀,以起泥浆为宜。放置1-2天后,将露白的有效种子直播到种植斗中,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在施加土壤调理剂之前,检测土壤中的有机质、八大离子(K+、Na+、Ca2+、Mg2+、HCO3-、NO3-、Cl-、SO42-)等参数指标。S2中,向土壤加入有机肥,有机肥的用量为2.5-3吨/亩,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本专利技术的作物种植方法的具体操作为:制作种植斗: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斗由江苏金材科技公司提供的种植斗,所述种植斗利用PVC抗菌板制作的种植斗,具有抗菌、防蛀、防潮等功能,且外观尺寸、大小均可定制,随意排列组合,利用江苏金材的生产模具加工制作48*35*20cm种植斗,适用于作物种植。测土、施加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采集江门台山的土壤和广州太和的土壤进行试验效果验证;土壤样品制备:到土壤采集点的土壤采用对角线法进行取样,取样深度0-20厘米,将多个点的土壤捏碎混匀,用四分法将土壤留下1kg,送回检测室检测分析,采集耕作层0-20厘米的土壤运回,采集前除去表面的杂草和树叶,自然晾干,捣碎土壤,将土壤过1cm*1cm的筛网,过筛的土壤进行混匀放入种植斗,每个种植斗放入23kg土壤,根据土壤的pH等检测结果加入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等。作物种子浮选:将无虫咬、无病害的种子放入到10%无碘海盐水中,液面高度超出种子5cm,浸泡搅拌种子30s,捞去漂浮的水稻种子。立即倒出无碘海盐水沥干种子,将上述种子放入清水中清洗3遍沥干备用。氯化镧溶液浸种: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稀土是由新达茂稀土有限公司提供的氯化镧稀土,将提供的氯化镧稀土称取1g放入容量瓶,加水定容到1L,溶液浓度为1g/L,作为母液备用,将母液在容量瓶中分别稀释到10mg/L和20mg/L作为用于浸种的氯化镧溶液。将浮选后的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24小时。催芽、播种:将浸种好的种子放入尼龙网袋沥干扎紧,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0-24小时,期间用清水喷洒种子表面,保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待种子发芽露白后直播作物。实施例1本实施例1选用种子为水稻种子。(1)氯化镧溶液浸种:利用10%无碘海水盐,对水稻种子进行筛选得到若干有效种子。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用清水浸种有效种子,处理组用氯化镧溶液浸种有效种子,氯化镧溶液浓度为5mg/L。密闭环境下浸种24小时,取出有效种子于尼龙网中沥干水分,在恒温箱25℃-30℃条件下分别培育0、6、12、24小时;统计和记录有效种子的发芽率,每个处理重复三次。由表1-1可得面对水稻种子进行氯化镧溶液浸种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发芽率可达到91.1%。表1-1氯化镧溶液浸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组别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对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nS1:将作物的有效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对浸种后的有效种子进行培养;向土壤施加土壤调理剂至土壤的pH=6.0-7.5;/nS2:播种所述有效种子于土壤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S1:将作物的有效种子放入氯化镧溶液中浸种;对浸种后的有效种子进行培养;向土壤施加土壤调理剂至土壤的pH=6.0-7.5;
S2:播种所述有效种子于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氯化镧溶液浓度为5mg/L-2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浸种时间为20-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在施加土壤调理剂之前,检测土壤pH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奕丰马新华赵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