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69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包括隙缝叶片座,所述隙缝叶片座上设有隙缝叶片组,所述隙缝叶片组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压板,两块所述导轨压板均与两根导轨压紧,两块所述导轨压板与隙缝叶片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导轨压板的上方设有齿盘,所述齿盘上下贯穿设有多个通孔,其中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插设有第二螺钉,另外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插设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下端与隙缝叶片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钉的下端与导轨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使用效果较好。

A beam limiter gap blade assemb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限束器
,尤其涉及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放射诊断装置的放射源处设置有束光器(也可称为限束器),束光器的叶片用于遮挡无效X射线,以控制放射源的放射线投照至病灶部分的面积大小和形状;束光器的叶片可包括主叶片和离焦叶片,离焦叶片可初步遮挡放射线的投照区域,然后再由主叶片完成最终的放射线遮挡任务。现有的限束器隙缝叶片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限束器的外形较大且重量较大,使用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限束器占用空间较大,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包括隙缝叶片座,所述隙缝叶片座上设有隙缝叶片组,所述隙缝叶片组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压板,两块所述导轨压板均与两根导轨压紧,两块所述导轨压板与隙缝叶片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导轨压板的上方设有齿盘,所述齿盘上下贯穿设有多个通孔,其中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插设有第二螺钉,另外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插设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下端与隙缝叶片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钉的下端与导轨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外均转动套设有轴承和齿盘滚轮轴,所述轴承位于通孔内设置,所述轴承外侧壁与通孔内侧壁相抵接触,所述齿盘滚轮轴外套设有齿盘垫圈,所述齿盘垫圈与齿盘的上端相抵接触。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螺钉和两个第三螺钉呈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所述通孔均呈弧形设置,多个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地,所述导轨通过轴承座与隙缝叶片组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均采用十字槽沉头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导轨、隙缝叶片组和多个十字槽沉头螺钉,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将齿盘与导轨压板限位,使得齿盘可以相对隙缝叶片座转动一定角度,而且通过导轨和隙缝叶片组,使得本限束器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轻,使用效果较好。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使用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隙缝叶片组、2隙缝叶片座、3导轨、4导轨压板、5实用、6齿盘滚轮轴、7齿盘、8第一螺钉、9第三螺钉、10第二螺钉、11轴承、12通孔、13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包括隙缝叶片座2,隙缝叶片座2上设有隙缝叶片组1,隙缝叶片组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轨3,需要说明的是,导轨3通过轴承座13与隙缝叶片组1转动连接,两个导轨3的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压板4,两块导轨压板4均与两根导轨3压紧,两块导轨压板4与隙缝叶片座2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钉8固定连接,两块导轨压板4的上方设有齿盘7,齿盘7上下贯穿设有多个通孔12,需要注意的是,多个通孔12均呈弧形设置,多个通孔12呈环形阵列分布。本技术中,其中两个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二螺钉10,另外两个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三螺钉9,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第二螺钉10和两个第三螺钉9呈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钉8、第二螺钉10和第三螺钉9均采用十字槽沉头螺钉,第二螺钉10的下端与隙缝叶片座2固定连接,第三螺钉9的下端与导轨压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螺钉10和第三螺钉9外均转动套设有轴承11和齿盘滚轮轴6,轴承11位于通孔12内设置,轴承11外侧壁与通孔12内侧壁相抵接触,齿盘滚轮轴6外套设有齿盘垫圈5,齿盘垫圈5与齿盘7的上端相抵接触。本技术中,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将齿盘7与导轨压板4限位,使得齿盘7可以相对隙缝叶片座2转动一定角度,而且通过导轨3和隙缝叶片组1,使得本限束器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包括隙缝叶片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隙缝叶片座(2)上设有隙缝叶片组(1),所述隙缝叶片组(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轨(3),两个所述导轨(3)的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压板(4),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均与两根导轨(3)压紧,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与隙缝叶片座(2)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钉(8)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的上方设有齿盘(7),所述齿盘(7)上下贯穿设有多个通孔(12),其中两个所述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二螺钉(10),另外两个所述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三螺钉(9),所述第二螺钉(10)的下端与隙缝叶片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钉(9)的下端与导轨压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包括隙缝叶片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隙缝叶片座(2)上设有隙缝叶片组(1),所述隙缝叶片组(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轨(3),两个所述导轨(3)的上方设有两个导轨压板(4),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均与两根导轨(3)压紧,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与隙缝叶片座(2)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钉(8)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导轨压板(4)的上方设有齿盘(7),所述齿盘(7)上下贯穿设有多个通孔(12),其中两个所述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二螺钉(10),另外两个所述通孔(12)内均插设有第三螺钉(9),所述第二螺钉(10)的下端与隙缝叶片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钉(9)的下端与导轨压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束器缝隙叶片组装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钉(10)和第三螺钉(9)外均转动套设有轴承(11)和齿盘滚轮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基玉曹怀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极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