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69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0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其包括上夹、下夹,所述上夹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下夹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环,所述转动轴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与下夹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本申请具有通过在上夹上设置转动轴,并且下夹通过连接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增加了下夹与转动轴之间的直线距离,使上夹与下夹可以张开更大的角度,便于工作人员对血氧仪内侧进行消毒和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
本申请涉及电子血氧仪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
技术介绍
目前血氧仪主要测量指标分别为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血氧饱和度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全部血容量中被结合氧气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氧气,容量的百分比。其检测原理为设置两只发光二极管,一只二极管释放波长为660纳米的光束,另一只释放905,910或者940纳米。含氧的血红蛋白对这两种波长的吸收率与不含氧的差别很大。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的比例。相关技术中,指夹式血氧仪一般包括上夹和下夹,上夹下夹之间铰接连接,并通过设置扭簧使上夹和下夹夹紧,从而使被测人员的手指与二极管抵紧,进行测量。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血氧仪上夹与下夹张开的角度受到扭簧等结构的限制,难以张开较大的角度,因而不易对上夹与下夹之间进行消毒清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夹与下夹之间不易清理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夹、下夹,所述上夹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下夹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环,所述转动轴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与下夹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夹通过连接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与上夹转动连接,从而使上夹与下夹间接转动连接,从而减少上夹与下夹之间张开角度受到扭簧或者转动结构本身限制的情况,使工作人员容易对血氧仪内部进行清理,提升了血氧仪内部的清洁性。优选的,所述检测槽的槽底为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槽的槽底设置为弧形,使检测槽的形状贴合手指的指形,减少了使用者在监测血氧的过程中,减少了检测槽的槽壁压迫手指造成不适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检测槽的侧壁存在棱角划伤手指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上夹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转动轴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转动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时,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转动轴运动,从而控制上夹与下夹之间的开合,实现了自动化的驱动,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报括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的周向侧壁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当驱动电机工作时,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抵紧从而驱动转动轴转动,当上夹与下夹配合夹住被检测人员手指后,驱动电机继续转动将上夹和下夹夹紧,使血氧仪的发光二极管抵紧手指,提升测量的准确性,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发生滑动,使上夹与下夹抵紧的同时,不会夹伤使用者手指。优选的,所述上夹与下夹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对上夹与下夹之间的夹紧力进行监测,减少了上夹与下夹之间夹紧力过大导致使用人员手指不适甚至夹伤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下夹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有防脱落托架,所述防脱落托架上设有套指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脱落托架,并设置套指环,当使用者使用血氧仪时,首先将手指穿过套指环,减少检测过后驱动电机将上夹与下夹张开后,通过套指环继续套在使用者的手指上,从使用者手上掉落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套指环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上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柱,两连接柱分别穿入下环且与下环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环和下环,通过转动连接柱调整上环和下环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不同的使用者手指粗细不同,调节套指环内径的大小,使套指环适应不同被检测者的手指。优选的,所述上环与下环内壁上设有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软垫,提升了使用者手指穿过套指环时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了使用者手指被划伤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上夹上设置转动轴,并且下夹通过连接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增加了下夹与转动轴之间的直线距离,使上夹与下夹可以张开更大的角度,便于工作人员对血氧仪内侧进行消毒和清理;2.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控制上夹与下夹之间的开合,提升了血氧仪的智能性和便利性;3.通过设置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从而当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控制上夹与下夹开合的同时,通过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传递扭矩存在上限的特性,减少了上夹与下夹夹伤使用者手指,或者使使用者手指感到不适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准直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正面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上夹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套指环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夹;11、机构槽;12、驱动电机;2、下夹;21、连接环;3、转动轴;4、检测槽;5、传动结构;51、第一摩擦轮;52、第二摩擦轮;6、压力传感器;7、套指环;71、上环;72、下环;73、软垫;74、连接耳;75、连接柱;76、防脱落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现有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夹1和下夹2,上夹1与下夹2直接铰接,并通过扭簧使上夹1与下夹2相互夹紧。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参照图1,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夹1和下夹2,上夹1一端开设有机构槽11,机构槽1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轴3,下夹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连接环21,两个连接环21套设在转动轴3上且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环21的设置增加了下夹2与转动轴3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上夹1与下夹2各自形状对两者张开角度的影响,使上夹1与下夹2之间可以张开更大的角度。参照图2和图3,机构槽11内位于转动轴3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上设有传动结构5,传动结构5包括第一摩擦轮51和第二摩擦轮52,第一摩擦轮51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上,第二摩擦轮52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上,第一摩擦轮51与第二摩擦轮52的周向侧壁互相抵触,当驱动电机12工作时,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转动时,第一摩擦轮51通过摩擦力带动第二摩擦轮52转动,第二摩擦轮52带动转动轴3转动从而带动下夹2运动,通过驱动电机12实现了对上夹1和下夹2之间开合,提升了血氧仪自动化程度进而提升了血氧仪的实用性。同时,当驱动电机12的运动出现偏差,导致电机轴过量运动时,第一摩擦轮51和第二摩擦轮52之间传递的扭矩超过两者之间摩擦力上限后发生相对滑动,使上夹1与下夹2无法发生进一步的相对转动,放置夹伤。参照图3和图4,上夹1与下夹2远离转动轴3的端部上均开设有检测槽4,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夹(1)、下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下夹(2)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环(21),所述转动轴(3)与连接环(21)固定连接,所述上夹(1)与下夹(2)远离转动轴(3)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4);所述上夹(1)内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与转动轴(3)之间设有传动结构(5),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传动结构(5)驱动转动轴(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夹(1)、下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下夹(2)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环(21),所述转动轴(3)与连接环(21)固定连接,所述上夹(1)与下夹(2)远离转动轴(3)的一端开设有检测槽(4);所述上夹(1)内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与转动轴(3)之间设有传动结构(5),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传动结构(5)驱动转动轴(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槽(4)的槽底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理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报括第一摩擦轮(51)和第二摩擦轮(52),所述第一摩擦轮(51)与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轮(52)与转动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玮刘仁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蒙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