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61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现有气垫床的气泵会在运行时产生噪音,影响睡眠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内且气压可调的气囊以及调节气囊气压的控制盒,控制盒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床体软硬度,所述控制盒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泵,气泵被完整包裹在壳体内,以阻挡气泵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在气泵外包裹壳体,利用壳体起到隔绝气泵和外界空间,确保气泵产生的噪音被阻挡在壳体内,有效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提升睡眠质量,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垫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垫床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内的气囊以及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的控制盒。在使用时,气泵运行并对气囊充气,以使气囊通过增加其内气压来提升其表面硬度,对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支撑。气泵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尤其在安静的深夜,较小的噪音也会影响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通过设置可包裹气泵的壳体来阻挡噪音向外传递,有效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提升睡眠质量。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内且气压可调的气囊以及调节气囊气压的控制盒,控制盒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床体软硬度,所述控制盒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泵,气泵被完整包裹在壳体内,以阻挡气泵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在气泵外包裹壳体,利用壳体起到隔绝气泵和外界空间,确保气泵产生的噪音被阻挡在壳体内,有效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提升睡眠质量,提升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壁面为多层结构,各层间具有差异化的密度。壳体的壁面为多层具有差异化密度的结构,噪音在穿越壳体壁面时需要在具有差异化密度的物质间传递,有效消耗噪音能量,为使用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壁面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叠置的PU层、阻尼PVC层、隔音棉层以及吸音棉层。PU层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阻尼PVC层、隔音棉层以及吸音棉层对噪音起到阻挡和吸收的作用,有效减少向外传递的噪音。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与气囊间通过输气管通连,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供输气管穿置的穿孔,安装到位后,所述穿孔内侧壁通过自身形变来与输气管外侧壁紧密贴合。穿孔既为输气管提供穿越壳体壁面的通道,还通过紧箍输气管来减小两者间缝隙,进而防止壳体内噪音向外传递。作为优选,床体包括竖向叠置的舒适层和弹簧层,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舒适层和弹簧层间。舒适层通过自身形变与使用者表面紧密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弹簧层对使用者提供整体承托,确保使用者被有效承托。气囊设置在舒适层和弹簧层间,用于调节床体顶面的软硬度,使其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独立于床体设置,有效限制控制盒产生的噪音通过壳体传递至床体上,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中框以及顶盖,所述中框中部竖向贯通,所述中框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被所述顶盖和底板封堵。壳体为分体式结构,既方便加工,也方便装配。作为优选,所述顶盖可拆装地装配在中框上方,以使中框上端口可在敞露的检修状态和封闭的使用状态间切换。顶盖可拆装地搭接在中框的上端口上,既方便通过拆卸顶盖来安装维护气泵,还能通过盖合盖板来封堵容纳腔,防止噪音向外扩散。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底面周缘与中框的顶面上均设有等距分布的凸环,顶盖盖合到位后,所述凸环错位插接,以阻挡气泵产生的噪音通过中框与顶盖间缝隙向外传递。顶盖盖合到位后,凸环错位插接,使得顶盖和中框间的缝隙呈往复弯折状,有效消耗噪音能量,进而降低噪音。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顶面周缘与中框的底面间通过粘连固接。底板对气泵起到承托作用,通过粘连方式与中框固接,有效防止底板和中框间缝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气泵外包裹壳体,利用壳体起到隔绝气泵和外界空间,确保气泵产生的噪音被阻挡在壳体内,有效减小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提升睡眠质量,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气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控制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壳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壳体壁面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床体,2、控制盒,3、壳体,4、PU层,5、阻尼PVC层,6、隔音棉层,7、吸音棉层,8、穿孔,9、输气管,10、底板,11、中框,12、顶盖,13、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由床体1、设置在床体1内且气压可调的气囊以及调节气囊气压的控制盒2组成,控制盒2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床体1软硬度,所述控制盒2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壳体3以及设置在壳体3内的气泵13,气泵13被完整包裹在壳体3内,以阻挡气泵13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通过设置壳体3将气泵13包裹,有效阻隔气泵13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既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为使用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进而提升睡眠质量,此外,还对气泵13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提升使用体验。在安装时,首先,将底板10粘连在中框11的底面上,以使底板10完整封堵中框11的下端口;之后,将输气管9穿越穿孔8并与气泵13通连,以使气泵13产生的高压空气能通过输气管9输入气囊;再后,将气泵13插置安装在容纳腔内并被夹持定位;最后,将盖板盖合在中框11的顶面上,以使盖板完整封堵中框11的上端口。完成安装后,气泵13被卡置在容纳腔内,既能通过减少气泵13振动来降低噪音,还能通过壳体3壁面来阻挡噪音向外传递,有效提升降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的壁面为多层结构,各层间具有差异化的密度。所述壳体3的壁面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叠置的PU层4、阻尼PVC层5、隔音棉层6以及吸音棉层7(如图4所示)。吸引棉层能有效吸收和消除噪音,隔音棉层6能有效阻挡噪音向外传递,通过反射噪音来往复穿越吸音棉层7,有效提升噪音的消除效率。阻尼PVC层5能对噪音振动起到消减损耗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13与气囊间通过输气管9通连,所述壳体3的侧壁开设供输气管9穿置的穿孔8,安装到位后,所述穿孔8内侧壁通过自身形变来与输气管9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输气管9以过盈配合方式插置在穿孔8内,通过消除穿孔8内侧壁与输气管9外侧壁间的缝隙来防止噪音向外传递,进而保证壳体3的降噪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包括底板10、中框11以及顶盖12(如图3所示),所述中框11中部竖向贯通,所述中框11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被所述顶盖12和底板10封堵。安装到位后,所述底板10、中框11以及顶盖12的外侧壁均竖向对齐,确保壳体3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2可拆装地装配在中框11上方,以使中框11上端口可在敞露的检修状态和封闭的使用状态间切换。所述顶盖12的底面周缘与中框11的顶面上均设有等距分布的凸环,顶盖12盖合到位后,所述凸环错位插接,以阻挡气泵13产生的噪音通过中框11与顶盖12间缝隙向外传递。当顶盖12处于使用状态时,顶盖12的底面周缘搭接在上框体的中部上,分置在顶盖12底面周缘和中框11上端口周缘的凸环相向错位插接,使得顶盖12和中框11间具有弯折的缝隙,噪音沿缝隙向外传递时会被消耗大量能量,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的顶面周缘与中框11的底面间通过粘连固接。底板10起到承托气泵13的作用,中框11对气泵13起到水平向限位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床体1包括竖向叠置的舒适层和弹簧层,所述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内且气压可调的气囊以及调节气囊气压的控制盒(2),控制盒(2)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床体(1)软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壳体(3)以及设置在壳体(3)内的气泵(13),气泵(13)被完整包裹在壳体(3)内,以阻挡气泵(13)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内且气压可调的气囊以及调节气囊气压的控制盒(2),控制盒(2)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来调节床体(1)软硬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壳体(3)以及设置在壳体(3)内的气泵(13),气泵(13)被完整包裹在壳体(3)内,以阻挡气泵(13)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壁面为多层结构,各层间具有差异化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壁面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叠置的PU层(4)、阻尼PVC层(5)、隔音棉层(6)以及吸音棉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与气囊间通过输气管(9)通连,所述壳体(3)的侧壁开设供输气管(9)穿置的穿孔(8),安装到位后,所述穿孔(8)内侧壁通过自身形变来与输气管(9)外侧壁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床体(1)包括竖向叠置的舒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茂振谷超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