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60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本体和能和本体相联接的把手,所述本体周边设置有凸起的裙部,所述裙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相联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把手穿过的穿孔,该结构可以便于本体的搬运,特别时展开时占用空间大的桌椅等,方便拎起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可适用于对折叠的桌子结构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周末或其他节假日外出进行户外活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时,都会带上一些便携式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在到达目的地后会从车上搬下来,当时现在的桌椅搬运都很麻烦,同时需要同此搬运才能搬完,同样的将这些搬回车内也是如此,如果桌椅收折后尺寸比较,人们还不行一个抱着或者多人抬着才能完成搬运的工作,这样会影响到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候的心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本体和能和本体相联接的把手,所述本体周边设置有凸起的裙部,所述裙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相联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把手穿过的穿孔。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能装拆的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手握的软体部,所述软体部的两端均与织带一端相联接,所述织带另一端能穿过穿孔。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织带另一端穿过穿孔后与织带中部相缝合。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空缺部,所述空缺部设置在裙部上并与把手两端相适配,所述空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耳,所述连接件适配到空缺部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与凸耳适配的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经锁紧螺钉与凸耳配合联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穿孔设置在两凹槽间的连接件中部。本技术实施例中,位于凹槽处且靠近本体中部的连接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位于凹槽处且远离本体中部的连接件侧壁上开孔,该开孔未贯通连接件远离本体中部的侧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下凹部,所述下凹部的下方联接有与裙部相联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件为一拐形件,所有拐形件的一端经锁紧螺钉与连接块配合联接,所述拐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穿孔。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拐形件的一端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本技术的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将收折后的本体拎起,便于携带,减少人们搬运的难度和次数,减轻人们的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二。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一。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二。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件的示意图。图中:10-本体;11-裙部;20-把手;21-软体部;22-织带;30-连接件;31-穿孔;41-空缺部;42-凸耳;43-凹槽;44-第一连接通孔;45-开孔;50-锁紧螺钉;61-下凹部;62-连接块;63-第二连接通孔;70-圆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本体10和能和本体相联接的把手20,在具体的使用中,本体特别可以指在展开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的物件,可以为桌子或椅子等,这样在收折的时候可以便于拎起携带、搬运,参考附图,图中绘制的为本体是折叠桌的实施例,所述本体周边设置有凸起的裙部11,在正常的使用中,该裙部时本体向下凸起形成,一般和本体一体制造而成,所述裙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30相联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把手穿过的穿孔31。更具体的说: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能装拆的连接在一起,在一使用中,其采用锁紧螺钉方式联接,具体下面在进行阐述。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手握的软体部21,所述软体部的两端均与织带22一端相联接,所述织带另一端能穿过穿孔。所述织带另一端穿过穿孔后与织带中部相缝合。在具体的使用中,软体部由塑料件制造而成,这样可以避免手的弄伤,同样的,可以在软体部中部设置有一条缝,这一个缝用来穿织带,这样的话织带中部外周套设有软体部,织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穿孔后缝制。更具体的说:连接件上形成一个凹陷部,然后在凹陷部内设置有圆柱70,圆柱与凹陷部件形成两穿孔,织带插入穿孔后缝合,使织带扣在圆柱的外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所述连接部为空缺部41,所述空缺部设置在裙部上并与把手两端相适配,当连接件安装在空缺部的时后,连接件与裙部的外边缘轮廓相匹配,所述空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耳42,所述连接件适配到空缺部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与凸耳适配的凹槽43,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经锁紧螺钉50与凸耳配合联接。所述穿孔设置在两凹槽间的连接件中部。位于凹槽处且靠近本体中部的连接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44,位于凹槽处且远离本体中部的连接件侧壁上开孔45,该开孔未贯通连接件远离本体中部的侧壁,这样可以避免锁紧螺钉穿出影响美观,同时容易伤到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所述连接部为下凹部61,所述下凹部的下方联接有与裙部相联接的连接块62,所述连接件为一拐形件,所有拐形件的一端经锁紧螺钉50与连接块配合联接,所述拐形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穿孔。所述拐形件的一端设置有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6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本体和能和本体相联接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周边设置有凸起的裙部,所述裙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相联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把手穿过的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本体和能和本体相联接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周边设置有凸起的裙部,所述裙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相联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把手穿过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能装拆的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手握的软体部,所述软体部的两端均与织带一端相联接,所述织带另一端能穿过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另一端穿过穿孔后与织带中部相缝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手提把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空缺部,所述空缺部设置在裙部上并与把手两端相适配,所述空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耳,所述连接件适配到空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