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4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其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有施肥箱,施肥箱内的上端设有分料箱,分料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端连通有固体排料箱,固体排料箱的一侧设有排料槽;分料箱内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设有橡胶堵块;分料箱的底部设有连通搅拌箱的通孔,通孔的入料端设置有过滤网,搅拌箱内设有灌溉泵,灌溉泵连通有设在安装板上的喷头;固定底板的底部有固定座,安装板的中部铰接于固定座上,安装板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螺纹连接有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正反转的竖直丝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用于对固态化肥进行施肥又可以对液态化肥进行施肥,同时可上下摆动喷头,有效增加种植灌溉的面积,使得灌溉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凭借着百分之八的耕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小麦、大麦和大豆等,在我国南方则以种植水稻为主。在水稻和小麦种植中,经常会需要对水稻和小麦喷洒农药以及施加追肥等,我国目前普遍还是采用人工施肥,人工施肥工作效率低大大的浪费了时间,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机械施肥装置,但是现有的施肥装置无法兼用于对固态化肥和液态化肥的施肥,并且现有的施肥装置的的喷头无法调整,施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该装置既可以用于对固态化肥进行施肥又可以对液态化肥进行施肥,同时可以上下摆动喷头,有效增加种植灌溉的面积,使得灌溉更加充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内的上端设置有分料箱,所述施肥箱的上端设置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分料箱内;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倒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固体排料箱,所述固体排料箱远离所述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料槽;所述分料箱内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出料口的橡胶堵块;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通孔的入料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通孔的出料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底部两侧设置有灌溉泵,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入料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灌溉泵,所述喷头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有竖直丝杠,所述竖直丝杠通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正反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三转动盘,所述第三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一半圆环齿,所述主动齿轮背离所述竖直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同轴连接有第四转动盘,所述第四转动盘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环齿,所述第一半圆环齿和所述第二半圆环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围成一整圈的齿圈,所述第一半圆环齿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所述第三转动盘的一端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置在所述竖直丝杠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从上依下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延伸到所述搅拌箱并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背离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箱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四个挡板,所述挡板对应所述搅拌桨设置,所述挡板通过连接柱与所述搅拌箱的内侧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板的下端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电驱动滚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倒V形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二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有螺纹连接在所述竖直丝杠上的螺纹套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纹套外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板铰接。进一步,所述固体排料箱内设置有腔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腔体通过多个排料通槽与所述排料槽相连通;多个所述排料通槽等间距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箱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分料箱内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当需要施加固态化肥时,首先启动电动伸缩杆收缩将橡胶堵块抬起脱离出料口,随后将固态化肥投入到分料箱中,由于通孔的入料端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起到分隔的作用,因此固态化肥无法进入到通孔内,并且固态化肥通过橡胶堵块与出料口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料口内,并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到固体排料箱中,最后从排料槽排出,实现对固态化肥的施肥;当需要施加液态化肥时,首先启动电动伸缩杆伸出使得橡胶堵块下降封堵出料口,随后将液态化肥投入到分料箱中,由于橡胶堵块将出料口进行封堵,因此液态化肥无法进入出料口中,并且液态化肥会通过通孔并经过第二管道进入到搅拌箱中进行搅拌,并在灌溉泵的驱动下从喷头喷洒出,实现对液态化肥的施肥;同时通过将安装板的中部铰接于固定座上,在施肥的过程中,启动第一动力机构带动竖直丝杠正反转,使得驱动件上下升降,从而使得喷头上下摆动,有效增加种植灌溉的面积,使得灌溉更加充分。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电动伸缩杆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转动盘、第四转动盘和齿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体排料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固定底板、110固定座、120支撑腿、130电驱动滚轮;200分料箱、210出料口、220第一管道、230通孔、240过滤网、250第二管道;300固体排料箱、310排料槽、320电动伸缩杆、330橡胶堵块、340腔体、350排料通槽;400搅拌箱、410灌溉泵、411软管、420喷头、430安装板、431第一板、432第二板、440搅拌轴、450搅拌桨、460第二从动齿轮、470挡板、480连接柱、490进水管;510驱动件、511螺纹套、512连接臂、520竖直丝杠、530第一电机、540主动齿轮、550第三转动盘、551第一半圆环齿、560第一从动齿轮、570第四转动盘、571第二半圆环齿、580齿条、590第五齿轮;600施肥箱、610投料口。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内的上端设置有分料箱,所述施肥箱的上端设置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分料箱内;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倒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固体排料箱,所述固体排料箱远离所述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料槽;所述分料箱内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出料口的橡胶堵块;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通孔的入料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通孔的出料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底部两侧设置有灌溉泵,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入料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灌溉泵,所述喷头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有竖直丝杠,所述竖直丝杠通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正反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内的上端设置有分料箱,所述施肥箱的上端设置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分料箱内;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倒锥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固体排料箱,所述固体排料箱远离所述分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料槽;所述分料箱内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出料口的橡胶堵块;所述分料箱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两侧,所述通孔的入料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通孔的出料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底部两侧设置有灌溉泵,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入料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灌溉泵,所述喷头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有竖直丝杠,所述竖直丝杠通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正反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小麦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三转动盘,所述第三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一半圆环齿,所述主动齿轮背离所述竖直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同轴连接有第四转动盘,所述第四转动盘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环齿,所述第一半圆环齿和所述第二半圆环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围成一整圈的齿圈,所述第一半圆环齿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所述第三转动盘的一端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置在所述竖直丝杠的上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冰周冠希黄良友董入宝庄海辉陈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天道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