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634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与监控杆相接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立杆上装有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常用监控杆存在的“杂、乱、差”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重要地标的美观程度,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途径,减小了监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采用监控杆和外装设备的方式,即监控杆仅提供外装设备所需的安装支撑结构,所有外装设备均为外接、露出式的安装。该结构形式具有简单、便于安装的特点,是监控设施发展初期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在公共区域一般需要安装较多的监控设备,而需要监控的公共区域很多情况下位于城市景观建筑、园林景区、地标建筑等热点地区,采用此方式布置的监控设备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凌乱、突兀的不协调视觉效果,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的美观性和整体性。而城市整体“颜值”、城市重要地标的景观属性等要素已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高地,其美观程度已成为吸引旅游资源甚至人才引进的重要流量入口,若还采用上述结构,显然有损城市形象,也不符合未来城市发展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在完成视频监控、语音广播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结合特殊区域的人工智能识别监控以及前端环境融合式的结构特征,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n所述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装在监控杆上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上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前端监控设备包括嵌入式监控模块和与嵌入式监控模块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嵌入式监控模块装在立杆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处,信号处理模块装在立杆上且与立杆融为一体,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n嵌入式监控模块包括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
所述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装在监控杆上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上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前端监控设备包括嵌入式监控模块和与嵌入式监控模块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嵌入式监控模块装在立杆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处,信号处理模块装在立杆上且与立杆融为一体,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
嵌入式监控模块包括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设有与立杆外观融合一致的壳体,壳体内嵌有与控制中心连接的交换机模块、电源模块及光电模块,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内嵌的交换机模块、电源模块及光电模块连接的外部接口和电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安装组件包括与混凝土地面固定相接的连接件以及前端设备布线安装所需的便于线缆穿过的预制线缆管,还包括与钢结构路桥固定相接的连接钢板,连接件、连接钢板及预制线缆管均装在壳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设有中控设备,中控设备与电源模块连接,中控设备包括控制主机和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智能识别主机、异常行为监测主机、语音控制主机、显示设备、交换机、交互设备和存储设备,控制主机通过壳体内的上述模块与前端监控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翔刘贵谢钊许林英孙祥溪张沛黄火明刘泰营何鑫贾默涵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