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23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侧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滑块,所述第二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滑块,所述第一侧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门体、顶板、后侧板、第一卡头、第二卡头、第一梯形滑块、第二梯形滑块、限制块、第一凸块、第二凸块、限制块、限制槽,当某一面损坏时,可以方便的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体,减少使用成本,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在配电工程中必不可少,在配电工程中起着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的作用,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反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低压配电箱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流50HZ,额定电压220/38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做照明配电用及动力回路漏电、过载、保护等之用,使用场景广泛。现有的配电箱中,大多数体积比较大,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比较占空间,增加运输成本,而且如果配电箱的某一面损坏时,无法进行维修和更换,只能够整体更换一个,增加安装成本,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侧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滑块,所述第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1),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侧板(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滑块(11),所述第二侧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滑块(18),所述第一侧板(1)靠近第二侧板(3)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12),所述第二侧板(3)靠近第一侧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10),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3),所述第二侧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14);/n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1),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侧板(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滑块(11),所述第二侧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滑块(18),所述第一侧板(1)靠近第二侧板(3)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12),所述第二侧板(3)靠近第一侧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10),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3),所述第二侧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14);
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5),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3)的后侧面设置有后侧板(6),所述底板(2)与顶板(5)之间设置有门体(4),所述顶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限制槽(15),所述后侧板(6)靠近第一侧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7),所述后侧板(6)靠近第二侧板(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9),所述后侧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块(8),所述门体(4)的内部设置有移动转轴(16),所述移动转轴(16)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19),所述门体(4)的内部且位于移动转轴(16)的下方设置有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配电工程用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彦李伟英
申请(专利权)人: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