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右侧上端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左端套接在绝缘体的内部右端,所述绝缘体左端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外壁套接固定套,所述第二壳体上下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左端插接连接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套接接触件,所述接触件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接触件右端设有第一铜块,所述第一铜块左端套接在第二铜块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保证对准插入,不会偏移轨迹,造成第二铜块损坏的效果,且达到使第二壳体和连接器对应插接,防止电连接器反插,造成接触件损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为此,主机电路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电连接器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使它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军用系统中,电连接器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外形、结构、用途等。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电连接器在使用时容易反差连接,导致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损坏,造成接触不良的效果。因此,技术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通过第二壳体和连接器形状设置为半圆形,使第二壳体和连接器对应插接,再通过第一铜块左端套接在第二铜块的内部,再通过第二铜块内部设有微型弹簧,使第二铜块可以韧性活动,以解决容易反差连接,造成接触不良或损坏的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右侧上端连接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左端套接在绝缘体(3)的内部右端,所述绝缘体(3)左端连接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外壁套接固定套(5),所述第二壳体(4)上下端设有固定件(6),所述第二壳体(4)内部左端插接连接器(7);/n所述第一壳体(2)内部套接接触件(21),所述接触件(21)连接所述电路板(1),所述接触件(21)右端设有第一铜块(211),所述第一铜块(211)左端套接在第二铜块(212)的内部,所述接触件(21)左侧上下端设有U型卡块(22),所述U型卡块(22)插接在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右侧上端连接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左端套接在绝缘体(3)的内部右端,所述绝缘体(3)左端连接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外壁套接固定套(5),所述第二壳体(4)上下端设有固定件(6),所述第二壳体(4)内部左端插接连接器(7);
所述第一壳体(2)内部套接接触件(21),所述接触件(21)连接所述电路板(1),所述接触件(21)右端设有第一铜块(211),所述第一铜块(211)左端套接在第二铜块(212)的内部,所述接触件(21)左侧上下端设有U型卡块(22),所述U型卡块(22)插接在所述第二壳体(4)的内部,所述U型卡块(22)内壁卡接弹簧(221),所述接触件(21)内部前端两侧设有接插件限位槽(23);
所述第二壳体(4)内壁底端两侧设有壳体限位槽(41),所述第二壳体(4)底端设有支撑块(42),所述支撑块(42)上端设有所述接触件(21);
所述固定件(6)包括固定侧块(61)和斜勾块(62),所述固定侧块(6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的外壁两端,所述固定侧块(61)内壁设有所述斜勾块(62),所述斜勾块(62)卡接在所述绝缘体(3)上;
所述第二壳体(4)设置为半圆形;所述连接器(7)右端设有连接头(71),所述连接头(71)设置为半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3)内壁左右两侧设有上插块(31),所述绝缘体(3)内壁两端设有侧卡块(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道锋王楚柳陈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