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按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1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按压开关,包含底座、顶座、按键组件及压盖,其中,在该底座内设有第一~第三导电端子及导电弹片,其中该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供连接电源,该第三导电端子及导电弹片电性接触;该顶座结合于该底座上;该按键组件设置在该顶座并且切换该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相互接触或分离;该压盖罩设在该按键组件上方供用户进行按压操作;当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相互接触/分离时,该按键组件的导通标记/断路标记可转移至对应该压盖的一显示窗,供用户方便辨识出旋转式按压开关的通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按压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电力或信号传输的旋转式按压开关。
技术介绍
按压开关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常应用于电子产品、工具、交通工具或工业设备,用于控制电力或信号的传输回路,此类型的开关通常是藉由用户对其按键部进行按压操作而交替切换为导通状态(ON)/断开状态(OFF)。然而现有的按压开关难以根据其外观轻易判断出是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虽然有部分按压开关的按键部会随着按压与否而改变外露的高度,但该按键部的高度变化相当微量,使用者不易目视判断,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对使用者仍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判定开关通断状态的旋转式按压开关。本技术的旋转式按压开关包括:底座,其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自底座的前侧面向外延伸,第三导电端子的一端自底座的后侧面向外延伸;导电弹片,其一端固设于底座内部且与第三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另一端弹性地与第二导电端子相接触;顶座,其与底座对应相结合,其中,顶座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座;按键组件,其设置于顶座的环形座内以推顶导电弹片使其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或与第二导电端子相分离,按键组件包含可旋转的按压件,在按压件上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导通标记及断路标记;压盖,其可升降地卡合在顶座以相对抵顶按键组件,使按键组件推顶导电弹片,其中,压盖的顶面设有显示窗,当导电弹片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时,显示窗对应按压件的其中一个导通标记,当导电弹片与第二导电端子相互分离时,显示窗对应按压件的其中一个断路标记。使用者借由对压盖重复按压,旋转式按压开关便可交替切换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旋转式按压开为导通状态/断开状态时,该按键组件恰好将导通标记/断开标记转动至对应显示窗,用户可以观察该显示窗显露出的导通标记或断路标记,快速判断出开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旋转式按压开关的前视立体透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旋转式按压开关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1的旋转式按压开关的后视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顶座立体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顶座、驱动套筒、转动套筒的立体分解图。图6A为实施例1旋转式按压开关在导通状态(ON)时的组合剖面图。图6B为沿着图6A之割面线A-A所视之仰视剖面图。图6C为实施例1旋转式按压开关在导通状态(ON)时驱动套筒与转动套筒之相对位置平面图。图7A为实施例1旋转式按压开关在断开状态(OFF)时的组合剖面图。图7B为沿着图7A之割面线B-B所视之仰视剖面图。图7C为实施例1旋转式按压开关在断开状态(OFF)时驱动套筒与转动套筒之相对位置平面图。图8为实施例1之俯视透视图。图9:本创作采用不同结构之导电端子的外观立体图。图10:本创作实际应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旋转式按压开关10底座11第一导电端子12第二导电端子121下接点13第三导电端子14开孔20顶座21导引柱22环形座221导引槽222斜槽223斜块24指示灯座30按键组件31按压件311导通标记312断路标记313凸肋32复位弹簧33驱动套筒331凸块332尖齿34转动套筒341键孔342斜齿343卡块35抵顶弹簧40导电弹片41上接点50压盖51卡合部52显示窗53透光部60指示灯组件61发光二极管62电阻63二极管64导电弹簧S电源L负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旋转式按压开关1包含一底座10、一顶座20、一按键组件30、一导电弹片40、及一压盖50。该底座10及该顶座20系对应上下结合构成一壳体,其中,在该座底10设置有一第一导电端子11、一第二导电端子12及一第三导电端子13。该第一导电端子11及第二导电端子12的一端固定于该座底10的内部,另一端延伸出该底座10的前侧面,其中,该第二导电端子12在位于底座10内部的一端设有一个下接点121。配合图3所示,该第三导电端子13为L形的导电片,其一端固设在底座10内部,另一端延伸出该底座10的后侧面并再向上弯折。在该底座10的底面形成一开孔14,该开孔14对应露出该第一导电端子14,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透过该开孔14而将第一导电端子14与负载装置电性连接。该导电弹片40设置在底座10内,其一端固定在底座10内部并与该第三导电端子13维持电性接触,另一端设有一个上接点41,该上接点41可弹性接触该第二导电端子12的下接点121。该顶座20系结合于该底座10的顶部,其中,在该顶座10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分别向上突伸出一导引柱21,两导引柱21可分别位在该顶座10的斜对角。在该顶座20的顶面系向上突出一环形座22,该环形座22底部系贯穿顶座20的顶面,如图4、图5所示,该环形座22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多个轴向延伸的导引槽221,而在该环形座22的内侧壁底部开口系向内交替成型有朝同一方向倾斜的斜槽222及斜块223。在本实施例中,在该顶座的20的顶面进一步形成一指示灯座24,该指示灯座24位于该环形座的22的一侧。该按键组件30系设置在该环形座22以推顶该导电弹片40至一导通位置或一断路位置。该按键组件30包含有一按压件31、一复位弹簧32、一驱动套筒33、一转动套筒34及一抵顶弹簧35。该按压件31具有一指示部及一插杆,在该指示部的表面具有多个交错排列的导通标记311及断路标记312,用以分别表示本实施例旋转式按压开关1目前状态为导通状态(ON)或断开状态(OFF)。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部为圆形,该导通标记311及断路标记312各有4个并且以两种不同颜色的扇形区块分别表示,相邻两个扇形区块的中心线夹角为45度。该插杆由该指示板的底面向下延伸,在该插杆的外壁上形成轴向延伸的凸肋313。该复位弹簧32的底端设置在该环形座的22的顶面,该复位弹簧32的顶端支撑在该按压件31之指示部的顶面。当该按压件31被下压后,该复位弹簧32对该按压件31提供向上回复的弹力。该驱动套筒33可活动地设置在该环形座22内部,在该驱动套筒33的外壁面形成有多个凸块331,而在该驱动套筒33的底端形成有连续状的尖齿332。该凸块331的数量与环形座22内部的导引槽221的数目相同,且这些凸块331分别嵌合在该导引槽221内,以限制该驱动套33仅在该环形座22内上下移动,不会相对于该环形座22旋转。该转动套筒34装设在该驱动套筒33的内部,在该转动套筒34的顶面系形成一键孔341,该按压件31的插杆依序穿过该驱动套筒33及该转动套筒34的键孔341,其中,该插杆及其凸肋313系对应地与该键孔341相互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按压开关,其包括:/n底座,其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自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一端自所述底座的后侧面向外延伸;/n导电弹片,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另一端弹性地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接触;/n顶座,其与所述底座对应相结合,其中,所述顶座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座;/n按键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顶座的所述环形座内以推顶所述导电弹片使其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或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分离,所述按键组件包含可旋转的按压件,在所述按压件上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导通标记及断路标记;/n压盖,其可升降地卡合在所述顶座以相对抵顶所述按键组件,使所述按键组件推顶所述导电弹片,其中,所述压盖的顶面设有显示窗,当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时,所述显示窗对应所述按压件的其中一个所述导通标记,当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互分离时,所述显示窗对应所述按压件的其中一个所述断路标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按压开关,其包括:
底座,其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自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一端自所述底座的后侧面向外延伸;
导电弹片,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另一端弹性地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接触;
顶座,其与所述底座对应相结合,其中,所述顶座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座;
按键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顶座的所述环形座内以推顶所述导电弹片使其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或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分离,所述按键组件包含可旋转的按压件,在所述按压件上设有多个交替排列的导通标记及断路标记;
压盖,其可升降地卡合在所述顶座以相对抵顶所述按键组件,使所述按键组件推顶所述导电弹片,其中,所述压盖的顶面设有显示窗,当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接触时,所述显示窗对应所述按压件的其中一个所述导通标记,当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互分离时,所述显示窗对应所述按压件的其中一个所述断路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多个轴向延伸的导引槽,所述内侧壁底部形成有多个斜块;
所述按键组件包含:
所述按压件,具有指示部及插杆,在所述指示部的表面设置所述导通标记及所述断路标记,所述插杆由所述指示部的底面向下延伸,且所述插杆的外壁上有轴向延伸的凸肋;
复位弹簧,其抵顶在所述环形座的顶面及所述指示部的底面之间;
驱动套筒,其可移动地设置在环形座内部;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壁面设有多个凸块,分别对应嵌合在所述导引槽内;所述驱动套筒的底端形成有连续状的尖齿;
转动套筒,其套设在所述驱动套筒的内部,在所述转动套筒的顶面设有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哲
申请(专利权)人:乔日电业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