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10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降噪罩壳和第二降噪罩壳;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顶部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吸声体;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顶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底部设有吸隔声体,所述吸隔声体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该降噪装置对电容器有良好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噪声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电路中具有储存电荷功能的一种电路元件。它的基本模型是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当电容器的两个导体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是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隔直通交、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电容器的作用、结构、电介质的不同,可以将电容器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电容器也往往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质和优点,在各自的场合将发挥各自的作用。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电容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性能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污染会影响周围环境,影响周围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因而电容器的降噪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降噪罩壳和第二降噪罩壳;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顶部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吸声体;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顶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底部设有吸隔声体,所述吸隔声体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该降噪装置对电容器有良好降噪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和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隔声层、阻尼层和隔声层。可选地,所述吸声体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可选地,所述吸声体的材料为吸音棉。可选地,所述吸隔声体包括依次层叠的阻尼层、隔声层和吸声层。可选地,所述吸隔声体的厚度为所述电容器本体高度的1/10-1/5。可选地,所述吸隔声体的表面到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电容器本体高度的1/1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均为橡胶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顶部设有通孔,以便所述电容器本体上的出线套管穿过。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和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容器本体上。根据本技术的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通过在第一降噪罩盖与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的第一空腔内填充吸声体,可以将声波传播时的声能转换为热能消耗掉,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通过在第二降噪罩盖内设置吸隔声体,并使吸隔声体与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能够增加声波的传递路径,增强声能的损耗,从而提升吸声降噪效果;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分别将第一降噪罩壳和第二降噪罩壳与电容器主体密封,能够防止声能从边界处泄露的同时,将声能控制在一定空间内通过吸声体更好的进行声能耗散,从而实现良好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的降噪效果图;第一降噪罩壳10;吸声体11;第一密封结构12;第二降噪罩壳20;吸隔声体21;第二密封结构22;第二空腔23;电容器本体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根据电容器顶部和底部噪声源的特征而进行不同方式的声能耗散。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30、第一降噪罩壳10和第二降噪罩壳20。第一降噪罩壳10的底部具有开口,第一降噪罩壳10包围电容器本体30的顶部,第一降噪罩壳1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12密封。第一降噪罩壳10的顶部与电容器本体30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吸声体11。通过在第一降噪罩盖10与电容器本体30的顶部之间的第一空腔内填充吸声体11,可以将声波传播时的声能转换为热能消耗掉,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同时第一密封结构12将第一降噪罩壳10与电容器主体30密封,能够防止声能从边界处泄露,将声能控制在第一降噪罩壳1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填充有吸声体11的密封空间内,吸声体11能够实现更好的声能耗散,从而提升降噪效果。第二降噪罩壳20的顶部具有开口,第二降噪罩壳20包围电容器本体30的底部,第二降噪罩壳2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2密封。第二降噪罩壳20的底部设有吸隔声体21,吸隔声体21与电容器本体30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23。通过在第二降噪罩盖20内设置吸隔声体21,并使吸隔声体21与电容器本体30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23,能够增加声波的传递路径,增强声能的损耗,从而提升吸声降噪效果;同时第二密封结构22将第二降噪罩壳20与电容器主体30密封,能够防止声能从边界处泄露,将声能控制在第二降噪罩壳2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的密封空间内,第二空腔23和吸隔声体21能够实现更好的声能耗散,从而提升降噪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降噪罩壳10和第二降噪罩壳20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隔声层、阻尼层和隔声层。第一降噪罩壳10和第二降噪罩壳20采用在两层隔声层中间夹设阻尼层的复合材料,能够保证降噪罩壳隔声性能的同时,减轻整个结构的重量,并且具有耐老化和防腐蚀性能,有利于电容器在不同环境的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降噪罩壳的隔声层可以采用玻纤复合板,采用玻纤复合板作为降噪罩壳的隔声层,在隔声的同时,具有防腐蚀功能,且重量较轻;降噪罩壳的阻尼层可以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作为降噪罩壳的阻尼层能够起到减振作用,减少噪声的产生,同时具有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吸声体11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在第一降噪罩壳1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具有多孔结构的吸声体11,当声波在第一降噪罩壳10与电容器主体30之间的空间内传播时,由于多孔吸声体11的存在,声波通过吸声体11的微孔进入吸声体11内部,引起孔隙中空气的振动,通过空气的黏滞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降噪罩壳和第二降噪罩壳;/n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顶部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吸声体;/n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顶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底部设有吸隔声体,所述吸隔声体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一降噪罩壳和第二降噪罩壳;
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降噪罩壳的顶部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吸声体;
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顶部具有开口,以便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包围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降噪罩壳与所述电容器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二降噪罩壳的底部设有吸隔声体,所述吸隔声体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罩壳和所述第二降噪罩壳均包括依次层叠的隔声层、阻尼层和隔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轩李刚赵永吉严竹芳张宜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