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0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包括四根导体、分别包裹于四根导线外的绝缘层、用于包裹四根导体的纤维层、包裹于纤维层外的隔氧层、包裹于隔氧层外的玻纤层和包裹于玻纤层外的护套,所述四根导体中相邻的两根导体相互绞制成导线组,两个导线组相互绞制,两个导线组与纤维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料,所述护套层由无卤低烟材料制成,通过在电缆中设置阻燃填充料和隔氧层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电缆的燃点,即使电缆温度达到燃点由于玻纤层和阻燃填充物的作用使得仅有护套层会燃烧,且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制成,其余保护层均不燃烧,极大地减少了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行业标准JB/T8734.3-2016规定的绞制软线型号为RVS,采用聚氯乙烯绝缘。该产品绝缘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环保,在火灾发生时电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不利于人员的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包括四根导体、分别包裹于四根导体外的绝缘层、用于包裹四根导体的纤维层、包裹于纤维层外的隔氧层、包裹于隔氧层外的玻纤层和包裹于玻纤层外的护套层,所述四根导体中相邻的两根导体相互绞制成导线组,两个导线组相互绞制,两个导线组与纤维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料,所述护套层由无卤低烟材料制成。通过在电缆中设置阻燃填充料和隔氧层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电缆的燃点,即使电缆温度达到燃点由于玻纤层和阻燃填充物的作用使得仅有护套层会燃烧,且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制成,其余保护层均不燃烧,极大地减少了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有害气体。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铜丝。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层的厚度为0.8mm。进一步地,所述的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2)外包裹有纤维层(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通过在电缆中设置阻燃填充料和隔氧层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电缆的燃点,即使电缆温度达到燃点由于玻纤层和阻燃填充物的作用使得仅有护套层会燃烧,且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制成,其余保护层均不燃烧,极大地减少了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有害气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导体,2-绝缘层,3-阻燃填充料,4-纤维层,5-隔氧层,6-玻纤层,7-护套层,8-导线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包括四根导体1、分别包裹于四根导体1外的绝缘层2、用于包裹四根导体1的纤维层4、包裹于纤维层4外的隔氧层5、包裹于隔氧层5外的玻纤层6和包裹于玻纤层6外的护套层7,所述四根导体1中相邻的两根导体1相互绞制成导线组8,两个导线组8相互绞制,两个导线组8与纤维层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料3,所述护套层7由无卤低烟材料制成。通过在电缆中设置阻燃填充料3和隔氧层5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电缆的燃点,即使电缆温度达到燃点由于玻纤层6和阻燃填充物3的作用使得仅有护套层7会燃烧,且护套层7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制成,其余保护层均不燃烧,极大地减少了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有害气体。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所述导体1为铜丝。所述绝缘层2外包裹有纤维层4。所述的绝缘层2的厚度为0.8mm。所述的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本技术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通过在电缆中设置阻燃填充料3和隔氧层5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电缆的燃点,即使电缆温度达到燃点由于玻纤层6和阻燃填充物3的作用使得仅有护套层7会燃烧,且护套层7采用无卤低烟材料制成,其余保护层均不燃烧,极大地减少了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和有害气体。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导体(1)、分别包裹于四根导体(1)外的绝缘层(2)、用于包裹四根导体(1)的纤维层(4)、包裹于纤维层(4)外的隔氧层(5)、包裹于隔氧层(5)外的玻纤层(6)和包裹于玻纤层(6)外的护套层(7),所述四根导体(1)中相邻的两根导体(1)相互绞制成导线组(8),两个导线组(8)相互绞制,两个导线组(8)与纤维层(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料(3),所述护套层(7)由无卤低烟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火B1级绞制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导体(1)、分别包裹于四根导体(1)外的绝缘层(2)、用于包裹四根导体(1)的纤维层(4)、包裹于纤维层(4)外的隔氧层(5)、包裹于隔氧层(5)外的玻纤层(6)和包裹于玻纤层(6)外的护套层(7),所述四根导体(1)中相邻的两根导体(1)相互绞制成导线组(8),两个导线组(8)相互绞制,两个导线组(8)与纤维层(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料(3),所述护套层(7)由无卤低烟材料制成。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燕霍帅营乔恩戴燕琳吕刚曾传江范德兴曾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