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轮、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99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轮、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涉及金融机构领域;该辊轮包括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辊轮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轮体;辊轮副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驱动体,驱动体的摩擦系数大于轮体的摩擦系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长度均沿辊轮的轴向延伸,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插接,以使驱动体与轮体拼接形成完整的轮状结构,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均被配置为能相互阻止对方沿辊轮的径向移动。该辊轮的轮主体和辊轮副体不易沿辊轮的径向产生相对运动,可防止经辊轮输送的纸币发生偏斜,可保证纸币顺利地向下游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轮、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金融机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辊轮、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金循环处理设备(billrecyclingterminal)包括纸币分离机构,纸币分离机构包括辊轮,辊轮用于将纸币一张接一张地输入或送出现金循环处理设备。为便于辊轮的加工、使用以及保证纸币能单张地且顺利地向下游输送,相关技术中的辊轮包括具有高摩擦部的辊轮副体和具有低摩擦部的辊轮主体,其中,高摩擦部用于输送纸币,为了避免高摩擦部和低摩擦部在使用过程中沿辊轮的径向发生偏移,辊轮副体和辊轮主体通过粘接剂固定形成完整的辊轮。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辊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辊轮副体和辊轮主体之间容易产生沿辊轮的径向偏移,从而导致经辊轮输送的纸币发生偏斜,而无法顺利向下游输送,进而影响了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不易沿辊轮的径向产生相对运动的辊轮,能有效地防止纸币经辊轮输送后产生偏斜,保证纸币顺利地向下游输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辊轮,因此其也具备能平稳地输送纸币,保证纸币顺利向下游输送的优点。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辊轮,包括: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辊轮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轮体;辊轮副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驱动体,驱动体的摩擦系数大于轮体的摩擦系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长度均沿辊轮的轴向延伸,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插接,以使驱动体与轮体拼接形成完整的轮状结构,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均被配置为能相互阻止对方沿辊轮的径向移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沿辊轮的径向的截面轮廓均为圆弧形,且圆弧形的圆心角均大于180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还设有第二凸起,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还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均沿辊轮的轴向延伸;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插接,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插接后形成的结构与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插接后形成的结构沿辊轮的周向间隔分布。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设置于第二连接体;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开设于第一连接体;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与第三凹槽插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两者中的一者呈环状结构,且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两者中的另一者套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呈环状结构,第二限位部的内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四凸起;第一限位部的外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四凹槽,第四凸起与第四凹槽沿辊轮的径向插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体设有第一台阶面,第二连接体设有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沿辊轮的轴向抵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辊轮主体包括多个沿辊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轮体,辊轮副体包括多个沿辊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驱动体,多个轮体与多个驱动体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沿辊轮的轴向插接,以使得多个轮体和多个驱动体一一对应地形成多个完整的轮状结构,且多个轮状结构沿辊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币机构,包括:机架;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辊轮,沿辊轮的轴线方向,第一连接体还开设有贯穿辊轮的中心孔;转轴,由机架支撑,且与中心孔插接,以带动辊轮转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包括:输送通道及与输送通道连通的入币装置、出币装置、暂存装置及钞箱;且入币装置、出币装置、暂存装置和钞箱四者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前述实施方式的分币机构。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轮,其包括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辊轮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轮体;辊轮副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驱动体,驱动体的摩擦系数大于轮体的摩擦系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长度均沿辊轮的轴向延伸,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插接,以使驱动体与轮体拼接形成完整的轮状结构,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均被配置为能相互阻止对方沿辊轮的径向移动。该辊轮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设置和配合,使得辊轮副体和辊轮主体沿辊轮的径向的相对位置得到限制,进而可有效地防止经辊轮输送的纸币发生偏斜,可保证纸币顺利地向下游输送。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币机构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辊轮,因此其也具备能平稳地输送纸币,保证纸币顺利向下游输送的优点,因而也能有效地保证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各类纸币处理作业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的辊轮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辊轮;101-辊轮主体;103-辊轮副体;105-第一连接体;107-轮体;109-第二连接体;111-驱动体;115-第一凸起;117-第一凹槽;119-第二凸起;121-第二凹槽;123-第三凸起;125-第三凹槽;127-第四凸起;129-第四凹槽;131-第一限位部;133-第二限位部;135-第一台阶面;137-第二台阶面;139-中心孔;141-固定孔;143-第一槽部;145-第二槽部;147-第一凸起部;149-第二凸起部;200-分币机构;201-转轴;203-阻币辊;205-分币辊;207-踢币辊;209-输送辊;211-机架;213-辊主体;215-摩擦部;300-现金循环处理设备;301-入币装置;303-出币装置;305-暂存装置;307-识别装置;309-输送通道;311-回收箱;313-循环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所述辊轮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轮体;所述辊轮副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驱动体,所述驱动体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轮体的摩擦系数;/n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均沿所述辊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以使所述驱动体与所述轮体拼接形成完整的轮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均被配置为能相互阻止对方沿所述辊轮的径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轮主体和辊轮副体;所述辊轮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轮体;所述辊轮副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驱动体,所述驱动体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轮体的摩擦系数;
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均沿所述辊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以使所述驱动体与所述轮体拼接形成完整的轮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均被配置为能相互阻止对方沿所述辊轮的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辊轮的径向的截面轮廓均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的圆心角均大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一者还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者中的另一者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均沿所述辊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插接,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插接后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插接后形成的结构沿所述辊轮的周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
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三凹槽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兴洪浙丰刘丙庆孙建宇王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