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90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4
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包括棱镜层和光学基膜,所述的棱镜层包括相互平行的条状棱镜,各条状棱镜的高度相同,所述棱镜层和光学基膜之间设有背涂层,所述的背涂层包括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所述的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折射率不同,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均与一条条状棱镜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背涂层由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条状物组成,且交替出现,有较好的减干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亮膜。
技术介绍
液晶背光源体系的主要光学膜片有扩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增亮膜的作用是将通过扩散片后的大部分光线重新汇聚到中心视角以内,显著提高了正视亮度,减少了低出射角散射光线的损失。增亮膜一般采用等腰三角形的长条形微棱镜结构,棱镜顶角固定不变,一般为亮度最佳的90°。这种增亮膜在使用当中由于有序的棱镜结构会产生干涉现象。目前通常采用高低起伏,上下波动的棱镜来改善干涉问题,但是制作高低起伏的棱镜会导致生产工艺复杂,不方便跟铜棍剥离,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增亮膜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包括棱镜层和光学基膜,所述的棱镜层包括相互平行的条状棱镜,各条状棱镜的高度相同,所述棱镜层和光学基膜之间设有背涂层,所述的背涂层包括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所述的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折射率不同,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均与一条条状棱镜相对应。进一步,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厚度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厚度均为2-4μm。进一步,所述条状棱镜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背涂层由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条状物组成,且交替出现,有较好的减干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包括棱镜层和光学基膜1,所述的棱镜层包括相互平行的条状棱镜2,各条状棱镜2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条状棱镜2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条状棱镜2的材料通常采用PET,光学基膜1的材料通常也是PET。所述棱镜层和光学基膜1之间设有背涂层,所述的背涂层包括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所述的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的折射率不同,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均与一条条状棱镜2相对应。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可采用各种树脂,当然选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树脂,以获得不同的折射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层3和第二条状层4的厚度相等,均为2-4μm。本技术由于背涂层由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条状物组成,且交替出现,有较好的减干涉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包括棱镜层和光学基膜,所述的棱镜层包括相互平行的条状棱镜,其特征在于:各条状棱镜的高度相同,所述棱镜层和光学基膜之间设有背涂层,所述的背涂层包括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所述的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折射率不同,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均与一条条状棱镜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干涉型增亮膜,包括棱镜层和光学基膜,所述的棱镜层包括相互平行的条状棱镜,其特征在于:各条状棱镜的高度相同,所述棱镜层和光学基膜之间设有背涂层,所述的背涂层包括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所述的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的折射率不同,第一条状层和第二条状层均与一条条状棱镜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培栋王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