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60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对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冷凝,提高冷凝效率和节约能源,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水平隔断,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传热管束,所述传热管束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与隔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能够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冷凝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的冷凝器中,结构单一,往往只通过增加传热管的长度来提高冷凝效果,但依然会存在部分未冷凝的残余气体,造成冷凝效果差和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冷凝器在对通过传热管的气体冷凝后依然存在未冷凝的残余气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对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冷凝,提高冷凝效率和节约能源。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水平隔断,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与隔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内水平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缺口,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的缺口位置分别设置在筒体两侧,形成迂回的循环水流;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内还设有定距管,定距管贯穿所述折流板;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放空口、放净口,所述放空口紧靠上管板下表面,所述放净口紧靠下管板的上表面;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安全阀口;所述下管板与隔板之间的筒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爆破片口;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式吊耳、L型吊柱,筒体上端设置有顶部吊耳,所述L型吊柱的顶端位于筒体上端上方;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法兰,用于与基塔连接;所述筒体可以是上下一体,也可以是分段固定连接,例如上端与上管板之间为第一段,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为第二段,下管板与隔板之间为第三段,隔板与下端口之间为第四段,各段筒体与上管板、下管板、隔板分别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换热管束对流过中心管后未冷凝的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冷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后依然存在气体残留,冷凝效率低的问题,有效减少了残余气体,提高了冷凝效率和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半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向剖视图;1、筒体;2、上管板;3、下管板;4、隔板;5、中心管;6、循环水入口;7、循环水出口;8、换热管束;9、第一物料出口;10、折流板;11、定距管;12、放空口;13、放净口;14、安全阀口;15、第二物料出口;16、爆破片口;17、轴式吊耳;18、L型吊柱;19、顶部吊耳;20、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水平隔断;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6、循环水出口7;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10,所述折流板10上设置有缺口,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10的缺口位置分别设置在筒体两侧,形成折回的循环水流;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内还设有定距管11,定距管11贯穿所述折流板10,用来确定折流板10的安装位置;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所述中心管5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筒体1与所述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8,所述换热管束8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9。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放空口12、放净口13,所述放空口12紧靠上管板2下表面,所述放净口13紧靠下管板3的上表面;所述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安全阀口14;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15,当第一物料出口9来不及放料时,打开第二物料出口15;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爆破片口16;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式吊耳17、L型吊柱18,筒体1上端设置有顶部吊耳19,所述L型吊柱18的顶端位于筒体1的上方;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法兰20,用于与基塔连接。所述筒体1可以是上下一体,也可以是分段固定连接,例如筒体上端与上管板2之间为第一段,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为第二段,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为第三段,隔板4与筒体下端口之间为第四段,各段筒体与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束8包含若干根换热管,其管子之间的排布形式如图2所示,网格的交叉点表示换热管。工作时,该冷凝器安装于基塔上,冷却水从循环水入口6进入,在折流板10的作用下在筒体1内形成折回式水流,再从循环水出口7流出;工艺气从中心管5下端口流入,在中心管5中大部分冷凝成液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基塔内;少部分未冷凝的气体进入上管板2和筒体1的上端之间,上述气体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入换热管束8,在换热管束8中被冷凝成液体,同样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管板3和隔板4之间,液体可以从第一物料出口9放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水平隔断,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所述中心管(5)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6)、循环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8),所述换热管束(8)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水平隔断,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所述中心管(5)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6)、循环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8),所述换热管束(8)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10),所述折流板(10)上设置有缺口,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10)的缺口位置分别设置在筒体(1)两侧,形成迂回的循环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群煜陆道文汤唐正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双雄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