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60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对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冷凝,提高冷凝效率和节约能源,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水平隔断,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传热管束,所述传热管束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与隔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能够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冷凝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的冷凝器中,结构单一,往往只通过增加传热管的长度来提高冷凝效果,但依然会存在部分未冷凝的残余气体,造成冷凝效果差和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冷凝器在对通过传热管的气体冷凝后依然存在未冷凝的残余气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对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冷凝,提高冷凝效率和节约能源。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水平隔断,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隔板,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贯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与隔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水平隔断,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所述中心管(5)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6)、循环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8),所述换热管束(8)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筒体(1)内自上而下由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水平隔断,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隔板(4),所述中心管(5)的下端口为工艺气入口,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入口(6)、循环水出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8),所述换热管束(8)贯穿所述上管板(2)、下管板(3),所述下管板(3)与隔板(4)之间的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3)之间的筒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10),所述折流板(10)上设置有缺口,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10)的缺口位置分别设置在筒体(1)两侧,形成迂回的循环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2)与下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群煜陆道文汤唐正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双雄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