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60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热水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壳体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通过在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便于当主热换器一侧的热水管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和出气阀,迅速的将进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内的余水流出,防止温度过低时,热水管内仍余留有热水,有效的避免热水管冷热交替导致管道破裂,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炉
,具体是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国内房地产迅速发展,燃气采暖热水炉进入家庭速度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燃气采暖热水炉以方便、清洁、全天候都能使用的优点倍受众多家庭的青睐。目前现有燃气热水炉不能自动的将管道内空气和余水排出,导致在冬季使用时,热水管道内的余水结冰,热水管冷热交替容易出现管道破裂,造成对机器造成损坏,并且排出的余水大多流入下水管道,造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壳体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热换器,所述主热换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热换器的一侧设置有主热换器接头,所述的主热换器另一侧设置有热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和主热换器接头的底端连接,所述出气阀的一端贯穿壳体和主热换器接头的顶部连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和热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上靠近主热换器接头的底端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的尾端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管尾端的一侧设置有补水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水箱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加热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靠近主热换器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进水管上设置进水阀门,出水管上设置出水阀门,便于当主热换器一侧的热水管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并且打开出气阀,迅速的将进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内的余水流出,防止温度过低时,热水管内仍余留有热水,有效的避免热水管内的余水冻结后,燃气炉在使用时热水管冷热交替出现管道破裂,保证燃气炉使用的安全性。2、通过在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水箱,便于将热水管内的余水进行收集,避免将排出的余水直接流入下水道内造成浪费,同时水箱内设置有保温层,可以保持水箱内余水的温度,并且水箱内设置有加热板,可以对水箱内的余水更快速的加热,提高余水的使用温度,更方便冬季时的生活用水,提高水箱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中:1、壳体;2、出风口;3、风机;4、排气口;5、出气阀;6、出水管;7、进水管;8、水箱出水口;9、水箱;10、主热换器接头;11、控制器;12、主热换器;13、水泵;14、进水阀门;15、出水阀门;16、保温层;17、加热板;18、热水管;19、补水阀;2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2,出风口外侧为进风口,壳体1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7,壳体1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下方设置有水箱9,水箱9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8,壳体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4,排气口4上设置有出气阀5,便于排出进水管7内部的空气,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热换器12,主热换器12的上方设置有风机3,便于将内部的烟气由风机3通过出风口2排出。在图2中:主热换器12的一侧设置有主热换器接头10,便于连接进水管7和排气口4,主热换器12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水管18。在图1和2中:进水管7的顶端贯穿壳体1和主热换器接头10的底端连接,出气阀5的一端贯穿壳体1和主热换器接头10的顶部连接,便于关闭进水阀门14,打开出气阀5,将进水管7内的空气从排气口4排出,出水管6的顶端贯穿壳体1和热水管18连接。在图2中:进水管7上靠近主热换器接头10的底端设置有水泵13,进水管7的尾端设置有进水阀门14,便于开启进水阀门14,通过水泵13将水抽入主热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进水管7尾端的一侧设置有补水阀19。在图2和3中:出水管6上设置有出水阀门15,水箱9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6,便于保持水箱9内余水的温度,水箱9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加热板17,可以对水箱9内的余水更快速的加热,提高余水的使用温度,更方便冬季时的生活用水。在图2中:壳体1内部靠近主热换器接头10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可选择HH-N10S型号,控制器11与温度传感器20、出水阀门15、进水阀门14和出气阀5连接,热水管18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温度传感器20可选择PT100型号,便于当热水管18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20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11,通过控制器11控制关闭进水阀门14,打开出水阀门15,并且打开出气阀5,迅速的将进水管7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18内的余水流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热水管18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20,进水管7上设置进水阀门14,出水管6上设置出水阀门15,便于当主热换器12一侧的热水管18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20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11,通过控制器11控制关闭进水阀门14,打开出水阀门15,并且打开出气阀5,迅速的将进水管7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18内的余水流出,防止温度过低时,热水管18内仍余留有热水,有效的避免热水管18内的余水冻结后,燃气炉在使用时热水管18冷热交替出现管道破裂,保证燃气炉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在出水管6的下方设置水箱9,便于将热水管18内的余水进行收集,避免将排出的余水直接流入下水道内造成浪费,同时水箱9内设置有保温层16,可以保持水箱9内余水的温度,并且水箱9内设置有加热板17,可以对水箱9内的余水更快速的加热,提高余水的使用温度,更方便冬季时的生活用水,提高水箱9的实用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2),所述壳体(1)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壳体(1)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下方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8),所述壳体(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4),所述排气口(4)上设置有出气阀(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热换器(12),所述主热换器(12)的上方设置有风机(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2),所述壳体(1)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壳体(1)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下方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8),所述壳体(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4),所述排气口(4)上设置有出气阀(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热换器(12),所述主热换器(12)的上方设置有风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热换器(12)的一侧设置有主热换器接头(10),所述主热换器(12)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水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的顶端贯穿壳体(1)和主热换器接头(10)的底端连接,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舒曼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