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化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49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化灯具,包括电源、输出线、壳体、第一耦合器、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数量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壳体上,所有第一耦合器依次串联形成供电电路,电源与输出线的一端电连接,输出线的另一端直接电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电源对所有第一耦合器进行供电,第二耦合器插接在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第一耦合器和光源电连接。所有第一耦合器串联,从而在电源与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电连接之后便能对整个供电电路进行供电,确保光源安装至任一第一耦合器上时都能正常工作。故而仅靠一根输出线就能实现电源和供电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不需要额外使用一拖N连接器,极大简化了安装过程,装配稳定性也有所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化灯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组化灯具,属于灯具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灯具依据散热器的制造方式主要分为模组式灯具和一体式灯具。为了适应于户外环境,模组式灯具需要较高的IP防护等级,故而模组式灯具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大量的防水接头和一拖N连接器,直接导致相较于一体式灯具,模组式灯具的配件更多,装配工艺更繁琐,整机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更低、装配更为简便的模组化灯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化灯具,包括电源、输出线、壳体、第一耦合器、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数量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壳体上,所有第一耦合器依次串联形成供电电路,电源与输出线的一端电连接,输出线的另一端直接电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电源对所有第一耦合器进行供电,第二耦合器插接在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第一耦合器和光源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有第一耦合器串联,从而在电源与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电连接之后便能对整个供电电路进行供电,确保光源安装至任一第一耦合器上时都能正常工作。故而仅靠一根输出线就能实现电源和供电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不需要额外使用一拖N连接器,极大简化了安装过程,装配稳定性也有所提升。同时光源损坏的情况下,只需要将损坏的光源单独从对应的第一耦合器上拆除,就能进行更换,不需要对输出线和电源进行调整,维修也更为简便。本技术所述电源固定在壳体的背面,第一耦合器安装在壳体的正面,壳体上开设有一个通孔,模组化灯具还包括安装在通孔处的防水接头,输出线穿过防水接头。本技术所述输出线包括包线、负极线和正极线,负极线和正极线位于包线的中间,包线的一端安装在电源上,包线的另一端安装在防水接头上,负极线的一端和正极线的一端均电连接在电源上,负极线的另一端和正极线的另一端均电连接在第一耦合器上。本技术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基板、耦合端子、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均嵌在基板上,耦合端子安装在基板上,同一个基板上的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通过耦合端子电连接,相邻两个基板上的第一输电插针端部通过第一导线串联,相邻两个基板上的第二输电插针端部通过第二导线串联。本技术所述输出线包括负极线和正极线,第一输电插针依次串联形成第一输电插针组,第二输电插针依次串联形成第二输电插针组,负极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在第二输电插针组的端部和电源上,正极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在第一输电插针组的端部和电源上。本技术所述模组化灯具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耦合器之间的理线块,理线块安装在壳体上,理线块上开设有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第一导线穿过第一线孔,第二导线穿过第二线孔。本技术所述光源为灯板,壳体的正面内凹形成灯板容纳槽,灯板设置在灯板容纳槽内,灯板容纳槽的底壁内凹形成卡槽,理线块和第一耦合器均卡接在卡槽内。本技术所述耦合端子顶部和灯板容纳槽底壁之间间距大于5mm。本技术所述第一耦合器还包括安装在基板上的定位筋条,定位筋条围拢形成定位槽,耦合端子位于定位槽中,定位筋条的顶部开设有拼接口,第二耦合器插接在耦合端子上并卡接在拼接口处。本技术所述第一输电插针的端部和第一导线的端部焊接以形成第一焊接点,第二输电插针的端部和第二导线的端部焊接以形成第二焊接点,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均涂抹有绝缘胶。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对比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对比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后视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后视结构示意图(未装配光源、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图5为图4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理线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耦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后视结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化灯具后视结构另一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生产过程合模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生产过程合模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比实施例:参见图1-2,本对比实施例现有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模组化灯具,包括电源1、输出线11、防水对插接头12、一拖N连接器13、防水接头14、壳体2和光源3。电源1固定在壳体2的背面,此外壳体2的背面还设置有散热鳍片21。电源1与输出线11的一端电连接,输出线11的另一端电连接在防水对插接头12的一端,防水对插接头12的另一端与一拖N连接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对比实施例中N=4,对应壳体2上开设有四个通孔,防水接头14数量为四个,每个通孔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水接头14,一拖N连接器13的各个输出端穿过对应的防水接头14,以使一拖N连接器13各个输出端中的正极线15和负极线16焊接至位于电源1正面的光源3上。故而本对比实施例中光源3的数量必须与N保持一致,且各个光源3在壳体2上的位置受限于通孔位置,故而每个防水接头14都十分靠近光源3,光源3的热量传导至防水接头14,可能导致防水接头14过度形变。本对比实施例中防水接头14的数量较多,只要有一个防水接头14发生过度形变,就会造成整个模组化灯具的防护等级下降。本对比实施例壳体2上通孔数量较多,故而需要配置多个防水接头14,此外整个模组化灯具安装过程涉及防水对插接头12和一拖N连接器13,零件成本较高。安装过程中需要将一拖N连接器13的各个输出端和各个防水接头14逐一对应连接,安装步骤繁琐,容易发生绕线等问题,导致进行检修更换时维护成本也很高。实施例:参见图3-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组化灯具,包括电源1、防水接头14、输出线11、壳体2、第一耦合器5、光源3以及与光源3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6。电源1固定在壳体2的背面。壳体2上开设有一个通孔141,与通孔141的数量相对,防水接头14的数量也仅为一个,防水接头14安装在通孔141处。输出线11仅有一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化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出线、壳体、第一耦合器、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数量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壳体上,所有第一耦合器依次串联形成供电电路,电源与输出线的一端电连接,输出线的另一端直接电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电源对所有第一耦合器进行供电,第二耦合器插接在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第一耦合器和光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化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出线、壳体、第一耦合器、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数量有多个且均设置在壳体上,所有第一耦合器依次串联形成供电电路,电源与输出线的一端电连接,输出线的另一端直接电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电源对所有第一耦合器进行供电,第二耦合器插接在第一耦合器上,以使第一耦合器和光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固定在壳体的背面,第一耦合器安装在壳体的正面,壳体上开设有一个通孔,模组化灯具还包括安装在通孔处的防水接头,输出线穿过防水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化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包括包线、负极线和正极线,负极线和正极线位于包线的中间,包线的一端安装在电源上,包线的另一端安装在防水接头上,负极线的一端和正极线的一端均电连接在电源上,负极线的另一端和正极线的另一端均电连接在第一耦合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化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基板、耦合端子、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均嵌在基板上,耦合端子安装在基板上,同一个基板上的第一输电插针和第二输电插针通过耦合端子电连接,相邻两个基板上的第一输电插针端部通过第一导线串联,相邻两个基板上的第二输电插针端部通过第二导线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化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益辉郑加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