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46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具体涉及智能公厕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和空槽,所述墙体的一侧镶嵌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操控板,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防盗机构,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空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翻转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齿轮槽、调节齿轮、转轴、固定扣、放置板和限位槽,在有用户需要使用操控板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齿轮带动顶端的转轴和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放置板转动,便可以将操控板从空槽的内部转动出来进行操作,使用完成之后,再转动调节齿轮带动放置板将操控板转回空槽的内部,实现了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操控板时,将起收起防止长时间暴露在外受损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公厕
,具体为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时代正在悄然来临,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正在智能化包括公厕,公共厕所智能化的表现在可以智能触控以完成一系列操作大大的优化了用户的使用感受,现有的智能公厕的操作界面结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缺陷待改进。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智能公厕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导致易受外力损坏,损失较大;(2)传统的智能公厕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因为操控面板为高价产品,公厕内部人流复杂,操控面板有被盗危险;(3)传统的智能公厕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操控板安装时使用结构复杂,导致需要检修时拆卸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导致易受外力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包括墙体(3)和空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3)的一侧镶嵌有空槽(4),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操控板(5),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防盗机构(1),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2),所述空槽(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翻转结构;/n所述翻转结构包括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镶嵌在空槽(4)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外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扣(9),所述固定扣(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所述墙体(3)一侧的底端镶嵌有齿轮槽(6),所述转轴(8)贯穿空槽(4)的底端并延伸至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包括墙体(3)和空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3)的一侧镶嵌有空槽(4),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操控板(5),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防盗机构(1),所述空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2),所述空槽(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翻转结构;
所述翻转结构包括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镶嵌在空槽(4)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外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扣(9),所述固定扣(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所述墙体(3)一侧的底端镶嵌有齿轮槽(6),所述转轴(8)贯穿空槽(4)的底端并延伸至齿轮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的高度大于空槽(4)内部的高度,所述调节齿轮(7)的直径大于齿轮槽(6)内部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机构(1)由第一凹槽(101)、声光警报器(102)、感应器(103)和第二凹槽(104)组成,所述第二凹槽(104)镶嵌在放置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104)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月明朱燕倩刘阳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洁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