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0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呈矩形设置,且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两组连接组件,且两组所述连接组件互相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框,所述固定连接框与连接主体连接,且在所述固定连接框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连接框,同时所述固定连接框、连接杆和活动连接框均设置连接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位能与型材连接,同时在所述连接主体内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能支撑连接主体。通过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的设置,保证了直角连接件的稳定,而且此直角连接件具有调节连接强度的功能,保证连接的稳定,而且不使用时,方便拆卸,便于二次使用,提高了直角连接件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框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
技术介绍
铝型材,是一种铝合金,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提高铝材的性能。由于铝是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的金属,而且铝合金的质量轻,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所以铝合金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门窗等建筑材料、工厂中的各种设备的基本框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铝型材多数是直线型的,而门窗或者基本框架都是由铝型材切割后拼接形成的立体,因此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到转角连接的问题,而本技术中主要解决的直角转角的连接问题,现在的直角转角都是铝型材对准定位后,使用焊接工艺进行固定,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直角转角的位置,存在安全隐患,会对操作工人的安全造成危险。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呈矩形设置,且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两组连接组件,且两组所述连接组件互相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框,所述固定连接框与连接主体连接,且在所述固定连接框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连接框,同时所述固定连接框、连接杆和活动连接框均设置连接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位能与型材连接,同时在所述连接主体内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能支撑连接主体。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位和支撑杆,所述支撑位设置在连接主体内,且所述支撑杆能设置在支撑位内,且所述支撑杆能与连接主体组成三角形。即连接主体是矩形设置的,内部也为矩形框,支撑杆的设置,能在内部组成三角形,保证连接主体的稳定。优选地,所述支撑位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撑位设置两个,且呈对角设置在连接主体内,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为圆弧,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能插入所述支撑位内。即实现了支撑杆的活动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内部支撑力的大小,而且方便拆卸,为后续的拆装提供了便利。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三角挡块,所述三角挡块设置在连接主体内,且抵靠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一个边角处,同时在所述三角挡块与支撑杆之间通过缓冲杆连接,且所述三角挡块与支撑杆上分别设置缓冲位,且所述缓冲位供缓冲杆插入。即保证了支撑杆受力时,尽可能的避免弯曲,导致内部支撑力的缺失,继而导致连接主体的形变。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框与连接主体一体设置,且所述固定连接框包括直板和三边框,且所述三边框与直板固定连接组成固定连接框,且所述直板上设置连接位。即保证连接的稳定。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框为矩形框,且所述活动连接框上设置连接位,同时所述活动连接框的宽度与三边框相同,且所述活动连接框与连接主体接触的位置还设置缓冲块。即保证连接面的长度,同时也是保证连接的稳定。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两种,一种为直线型,另一种为弓形,且在弓形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连接位。即保证连接杆连接固定连接框与活动连接框的稳定,又能保证连接杆与带连接的型材之间具有直接的连接,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本技术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的设置,保证了直角连接件的稳定,而且此直角连接件具有调节连接强度的功能,保证连接的稳定,而且不使用时,方便拆卸,便于二次使用,提高了直角连接件的使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弓形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角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主体,2-连接组件,3-支撑组件,21-固定连接框,22-连接杆,23-活动连接框,24-连接位,31-支撑位,32-支撑杆,33-三角挡块,34-缓冲杆,35-缓冲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1,连接主体1呈矩形设置,且在连接主体1上设置两组连接组件2,且两组连接组件2互相垂直,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框21,固定连接框21与连接主体1连接,且在固定连接框21通过连接杆22连接活动连接框23,同时固定连接框21、连接杆22和活动连接框23均设置连接位24,且通过连接位24能与型材连接,同时在连接主体1内设置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能支撑连接主体1。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位31和支撑杆32,支撑位31设置在连接主体1内,且支撑杆32能设置在支撑位31内,且支撑杆32能与连接主体1组成三角形。即连接主体1是矩形设置的,内部也为矩形框,支撑杆32的设置,能在内部组成三角形,保证连接主体1的稳定。支撑位31呈圆形设置,且支撑位31设置两个,且呈对角设置在连接主体1内,支撑杆32的端部设置为圆弧,且支撑杆32的端部能插入支撑位31内。即实现了支撑杆32的活动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内部支撑力的大小,而且方便拆卸,为后续的拆装提供了便利。支撑组件3还包括三角挡块33,三角挡块33设置在连接主体1内,且抵靠在连接主体1的一个边角处,同时在三角挡块33与支撑杆32之间通过缓冲杆34连接,且三角挡块33与支撑杆32上分别设置缓冲位35,且缓冲位35供缓冲杆34插入。即保证了支撑杆32受力时,尽可能的避免弯曲,导致内部支撑力的缺失,继而导致连接主体1的形变。固定连接框21与连接主体1一体设置,且固定连接框21包括直板和三边框,且三边框与直板固定连接组成固定连接框21,且直板上设置连接位24。即保证连接的稳定。活动连接框23为矩形框,且活动连接框23上设置连接位24,同时活动连接框23的宽度与三边框相同,且活动连接框23与连接主体1接触的位置还设置缓冲块。即保证连接面的长度,同时也是保证连接的稳定。连接杆22包括至少两种,一种为直线型,另一种为弓形,且在弓形的连接杆22的外侧设置连接位24。即保证连接杆22连接固定连接框21与活动连接框23的稳定,又能保证连接杆22与带连接的型材之间具有直接的连接,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组件2和支撑组件3的设置,保证了直角连接件的稳定,而且此直角连接件具有调节连接强度的功能,保证连接的稳定,而且不使用时,方便拆卸,便于二次使用,提高了直角连接件的使用率。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呈矩形设置,且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两组连接组件,且两组所述连接组件互相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框,所述固定连接框与连接主体连接,且在所述固定连接框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连接框,同时所述固定连接框、连接杆和活动连接框均设置连接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位能与型材连接,同时在所述连接主体内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能支撑连接主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呈矩形设置,且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两组连接组件,且两组所述连接组件互相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框,所述固定连接框与连接主体连接,且在所述固定连接框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连接框,同时所述固定连接框、连接杆和活动连接框均设置连接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位能与型材连接,同时在所述连接主体内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能支撑连接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位和支撑杆,所述支撑位设置在连接主体内,且所述支撑杆能设置在支撑位内,且所述支撑杆能与连接主体组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拼接的铝型材框架的直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位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撑位设置两个,且呈对角设置在连接主体内,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为圆弧,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能插入所述支撑位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澳铝铝业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