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18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物卷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该结构包括上罩壳、下罩壳和端座。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一对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腔体的两端。上罩壳的尾端设置有卡槽。下罩壳的首端设置有折弯部。折弯部卡接在卡槽内。上罩壳的首端与下罩壳的尾端之间具有供织物卷帘通过的卷帘槽。端座上设置有限位块和端座插接头。端座插接头插接在上罩壳上的上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固。下罩壳上的下固定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限位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上罩壳的折弯部卡接在下罩壳的卡槽内,这种两段分体式连接结构,降低了检修时拆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织物卷帘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卷帘是一种常用的遮阳产品,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外遮阳产品为金属卷帘、金属百叶帘、双层窗中置遮阳帘和织物卷帘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金属卷帘。金属卷帘遮阳效果优异、抗风能力强,且隔声效果显著。但是,金属卷帘在遮阳时缺乏观察视野,且通风效果不佳。电动织物卷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缺陷。织物卷帘相比于金属卷帘,其更加轻薄,因此卷帘盒的体积更小,原有的卷帘盒的设计需要做出相应的更改。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105239912B中公开了一种卷帘罩壳。该罩壳包括竖直设置的外侧壳体,与外侧壳体上端连接的横梁,与横梁远离外侧壳体的一端连接的顶部壳体,与顶部壳体远离横梁的一端连接的内侧壳体,与内侧壳体远离顶部壳体的一端连接的下壳体,下壳体远离内侧壳体的一端与外侧壳体之间设置有供卷帘通过的卷帘出口。外侧壳体、横梁、顶部壳体、内侧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用于收容卷帘的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有PVC弧形结构。该罩壳结构适用于金属卷帘的收卷,织物卷帘用的罩壳体积更小,不适于做三段式分割拼接。中国专利文献CN203175349U中公开了一种卷帘窗罩壳。该罩壳包括前罩板和后罩板,后罩板水平端部设有导水槽,前罩板上设有与后罩板的导水槽相配合的折弯,前罩板和后罩板插接在一起围成卷帘安装腔。前罩板的折弯插装在导水槽内,折弯和导水槽配合使用,将雨水导流至罩壳的两端,然后排出,从而防止雨水进入罩壳损坏电机,进而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但是,该罩壳结构采用分体式插装的安装方式,在罩壳检修时,拆卸维护的操作复杂。综上所述,在电动织物卷帘的遮阳产品中,如何设计一种卷帘罩壳,在适用于织物卷帘的同时,同时便于安装和检修,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电动织物卷帘,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卷帘罩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包括上罩壳、下罩壳和端座;所述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一对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腔体的两端,所述上罩壳的尾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罩壳的首端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上罩壳的首端与下罩壳的尾端之间具有供织物卷帘通过的卷帘槽,所述上罩壳上设置有上固定槽,所述下罩壳上设置有下固定槽;所述端座上设置有限位块和端座插接头,所述端座插接头插接在上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固,所述下固定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限位块连接。作为优选,上罩壳上设置有线孔,线孔内安装有线卡,线孔的位置靠近腔体的端部。如此设置,便于外部线缆进入上罩壳与下罩壳形成的腔体内部,同时对线缆形成约束,有利于排线的美观。作为优选,上罩壳与下罩壳的横截面均呈L型,下固定槽位于L型下罩壳的尾端附近。第二紧固件在下罩壳的尾端对其形成锁固,结合下罩壳的首端的折弯部卡接在上罩壳的卡槽内,如此形成的腔体结构受力更加稳定,提高了抗压强度。作为优选,端座上设置有密封条固定座,密封条固定座上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沿着端座的边缘布设,形成腔体与端座之间的密封,有利于保护端座上固定的电机和轴承元件,避免上罩壳顶部的积水沿着端座与腔体间的缝隙渗入腔体内,造成电机与轴承的损坏。作为优选,端座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定位孔,导轨定位孔位于卷帘槽之间,便于在罩壳的底部安装对织物卷帘运动起导向作用的导轨。安装导轨时,利用导轨定位孔作为导轨的定位基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轨的安装精度,进而提升产品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检修的频次。作为优选,端座包括左端座和右端座,左端座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右端座上设置有轴承固定座,左端座作为织物卷帘的驱动轴主动端的固定装置,右端座作为驱动轴从动端的支承装置,轴承固定座内安装有带轴承。作为优选,左端座上设置有线卡固定座,线卡固定座上安装有线卡,便于外接线缆对固定安装在左端座上的电机实施供电和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1、该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利用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上罩壳的折弯部卡接在下罩壳的卡槽内,这种两段分体式连接结构,便于检修时的拆装,同时,在上罩壳与下罩壳上设置固定槽,端座通过固定槽分别与上罩壳和下罩壳连接,提升了罩壳结构的稳定性;2、该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在端座上设置限位块,利用限位块对下罩壳实现快速精准的定位,提高了安装效率,限位块与端座采用分体式安装,在反复检修拆装时,可将限位块单独作为易损件来处理,避免更换整个端座,降低了维护保养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图1中看向左端座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看向右端座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上罩壳1、下罩壳2、左端座3、右端座4、线卡5、导轨定位孔6、限位块7、带座轴承9、卡槽11、上固定槽12、折弯部21、下固定槽22、线卡固定座31、电机固定座32、左端座插接头33、第一密封条固定座34、轴承固定座41、第二密封条固定座42、右端座插接头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适用于降低织物卷帘产品在检修时的拆卸及安装侧操作难度。该结构利用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上罩壳的折弯部卡接在下罩壳的卡槽内,这种两段分体式连接结构,便于检修时的拆装。同时,利用限位块对下罩壳实现快速精准的定位,提高了安装效率。限位块与端座采用分体式安装,在反复检修拆装时,可将限位块单独作为易损件来处理,避免更换整个端座,降低了维护保养的成本。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包括上罩壳1、下罩壳2和端座。上罩壳1与下罩壳2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一对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腔体的两端。织物卷帘的驱动组件安装在腔体内。如此设置,下罩壳2可作为检修口,便于打开腔体,对其内部的驱动组件实施检修。其中,上罩壳1和下罩壳2可选用金属薄板折弯制成,也可选用铝挤工艺制成的铝合金型材。如图3所示,上罩壳1的尾端设置有卡槽11。下罩壳2的首端设置有折弯部21。折弯部21卡接在卡槽11内。上罩壳1的首端与下罩壳2的尾端之间具有供织物卷帘通过的卷帘槽。织物卷帘的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从卷帘槽中伸出,织物卷帘在重力的作用下垂下。上罩壳1上设置有上固定槽12。下罩壳2上设置有下固定槽22。如图2结合图3所示,端座上设置有限位块7和端座插接头。端座插接头插接在上固定槽12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固。下固定槽22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限位块7连接。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可选用内六角伞头螺钉。如图3结合图4所示,端座插接头包括左端座插接头33和右端座插接头43。左端座插接头33和右端座插接头43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壳、下罩壳和端座;/n所述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一对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腔体的两端,所述上罩壳的尾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罩壳的首端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上罩壳的首端与下罩壳的尾端之间具有供织物卷帘通过的卷帘槽,所述上罩壳上设置有上固定槽,所述下罩壳上设置有下固定槽;/n所述端座上设置有限位块和端座插接头,所述端座插接头插接在上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固,所述下固定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限位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壳、下罩壳和端座;
所述上罩壳与下罩壳合围成可容纳织物卷帘的腔体,一对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腔体的两端,所述上罩壳的尾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罩壳的首端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上罩壳的首端与下罩壳的尾端之间具有供织物卷帘通过的卷帘槽,所述上罩壳上设置有上固定槽,所述下罩壳上设置有下固定槽;
所述端座上设置有限位块和端座插接头,所述端座插接头插接在上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锁固,所述下固定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限位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上设置有线孔,所述线孔内安装有线卡,所述线孔的位置靠近腔体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修的织物卷帘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龙吴昆郭军李厚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