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凤平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11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螺纹块、立杆、活动板和套块,所述立杆的下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块上,所述螺纹块的外壁焊接有支撑脚,所述立杆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套块的下表面,所述立杆与套块之间通过销杆相互连通,所述销杆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所述转动帽与套块的外壁相互接触,所述套块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垫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便捷,便于微调整体长度,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传统施工对顶模板的进行支撑的支架通常使用木棍,在使用过程中木棍裁切后长度可不调,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包括螺纹块、立杆、活动板和套块,所述立杆的下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块上,所述螺纹块的外壁焊接有支撑脚,所述立杆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套块的下表面,所述立杆与套块之间通过销杆相互连通,所述销杆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所述转动帽与套块的外壁相互接触,所述套块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垫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选取长度适配的立杆,然后装配上螺纹块和活动板,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后,支撑脚触地,通过工具转动拧块,拧块带动立杆转动,通过立杆与螺纹块之间的螺纹啮合效果,使得立杆上移,直至垫脚与上方的顶模板接触,可对垫脚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立杆紧密抵在顶模下,对顶模的位置进行固定,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便捷,便于微调整体长度,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立杆的底端焊接有拧块,所述拧块呈正方体设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工具转动立杆,调整立杆的位置。进一步,所述套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立杆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立杆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固定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拆卸和更换适配的零件。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呈弧形设计,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套块的上表面相互接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活动板与套块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所述螺纹块上开设有与立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立杆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调整立杆。进一步,所述支撑脚共四个,所述支撑脚在螺纹块的外壁呈矩形阵列分布。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装置的使用的时候,确保底端的接触平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的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拧块;2、支撑脚;3、螺纹块;4、立杆;5、垫脚;6、活动板;7、螺纹孔;8、套块;9、销杆;10、连接杆;11、固定槽;12、转动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螺纹块3、立杆4、活动板6和套块8,立杆4的下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块3上,螺纹块3上开设有与立杆4相适配的螺纹孔7,立杆4螺纹安装在螺纹孔7内,螺纹块3的外壁焊接有支撑脚2,支撑脚2共四个,支撑脚2在螺纹块3的外壁呈矩形阵列分布。立杆4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套块8的下表面,可选取长度适配的立杆4,然后装配上螺纹块3和活动板6,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后,支撑脚2触地。套块8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立杆4相适配的固定槽11,立杆4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固定槽11内,立杆4与套块8之间通过销杆9相互连通,销杆9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12,转动帽12与套块8的外壁相互接触,便于拆卸更换套块8。套块8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垫脚5,立杆4的底端焊接有拧块1,拧块1呈正方体设计,通过工具转动拧块1,拧块1带动立杆4转动,通过立杆4与螺纹块3之间的螺纹啮合效果,使得立杆4上移,直至垫脚5与上方的顶模板接触,可对垫脚5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立杆4紧密抵在顶模下,对顶模的位置进行固定,结构紧凑,使用便捷,便于微调整体长度,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垫脚5接触顶模后,继续转动立杆4活动板6受力的情况下不会带动垫脚5在顶模上移动,活动板6的下表面呈弧形设计,活动板6的下表面与套块8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选取长度适配的立杆4,然后装配上螺纹块3和活动板6,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后,支撑脚2触地,通过工具转动拧块1,拧块1带动立杆4转动,通过立杆4与螺纹块3之间的螺纹啮合效果,使得立杆4上移,直至垫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块(3)、立杆(4)、活动板(6)和套块(8),所述立杆(4)的下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块(3)上,所述螺纹块(3)的外壁焊接有支撑脚(2),所述立杆(4)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套块(8)的下表面,所述立杆(4)与套块(8)之间通过销杆(9)相互连通,所述销杆(9)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12),所述转动帽(12)与套块(8)的外壁相互接触,所述套块(8)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垫脚(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块(3)、立杆(4)、活动板(6)和套块(8),所述立杆(4)的下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块(3)上,所述螺纹块(3)的外壁焊接有支撑脚(2),所述立杆(4)的顶端活动插接在套块(8)的下表面,所述立杆(4)与套块(8)之间通过销杆(9)相互连通,所述销杆(9)的两端螺纹安装有转动帽(12),所述转动帽(12)与套块(8)的外壁相互接触,所述套块(8)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垫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4)的底端焊接有拧块(1),所述拧块(1)呈正方体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凤平
申请(专利权)人:骆凤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