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3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包括钢板、把手和注料口,所述钢板的正面的上部开设有一贯通的圆形洞口,所述圆形洞口外周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自粘海绵条,所述自粘海绵条位于所述钢板的反面;所述钢板的反面还设置有一厚钢板,所述厚钢板位于所述自粘海绵条下方;所述圆形洞口上部内周设置有一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底端与圆形洞口连接处的中点位置设置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末端设置有一浆口封堵器,所述注料口位于所述钢板的正面;所述钢板上部横向设置有一中轴,所述中轴的中点位于所述圆形洞口的轴线处;所述中轴的中点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刷具,所述刷具包括旋转把手和刷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拉螺栓拆除后,会出现螺栓眼,为了防水及美观,需要将螺栓眼封堵,然而外墙螺栓眼封堵极易出现封堵不严密,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出现渗漏风险问题,为现场施工埋下质量隐患。传统的螺栓眼封堵方法,容易出现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导致外墙渗漏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其具有涂刷防水涂料方便、均匀和节省防水涂料的特点,适用于范围广。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包括钢板、把手和注料口,所述钢板的正面的上部开设有一贯通的圆形洞口,所述圆形洞口外周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自粘海绵条,所述自粘海绵条位于所述钢板的反面;所述钢板的反面还设置有一厚钢板,所述厚钢板位于所述自粘海绵条下方;所述圆形洞口上部内周设置有一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底端与圆形洞口连接处的中点位置设置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末端设置有一能够沿圆形洞口内周旋转的浆口封堵器,所述注料口位于所述钢板的正面;所述钢板上部横向设置有一中轴,所述中轴的中点位于所述圆形洞口的轴线处;所述中轴的中点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刷具,所述刷具包括旋转把手和刷头;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与刷头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中轴的中点处,所述刷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圆形洞口内侧。具体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mm,宽为200mm,高为500mm;所述圆形洞口的直径为100mm,所述自粘海绵条的宽为20mm,厚度为8mm;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5mm,宽为20mm。具体的,所述圆形洞口的轴线位于距离所述钢板顶端100mm处的中心;所述把手位于距离所述钢板正面底端50mm处;所述厚钢板对应所述把手的高度设置;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为3mm;所述注料口为上开口100mm*40mm、下开口随圆形洞口上部半周长、宽度为3mm的梯形;所述中轴除两端与钢板连接处为30mm*30mm外,其余部分宽度为20m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钢板反面自粘海绵条厚度8mm,厚钢板厚度5mm,能更好的保证和混凝土的接触严密性,提高涂刷质量;2、本技术设置有注料口,使用时无需另外手持浆料,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设置有刷具,旋转把手旋转一周涂刷更均匀、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附图标记:1、钢板;2、把手;3、中轴;4、注料口;5、刷具;101、圆形洞口;102、自粘海绵条;103、厚钢板;104、浆口封堵器;401、出料口;501、旋转把手;502、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包括钢板1、把手2和注料口4,所述钢板1的正面的上部开设有一贯通的圆形洞口101,所述圆形洞口101外周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自粘海绵条102,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位于所述钢板1的反面;所述钢板1的反面还设置有一厚钢板103,所述厚钢板103位于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下方;所述圆形洞口101上部内周设置有一注料口4,所述注料口4下部与圆形洞口101连接中点处设置有一出料口401,所述出料口401底端设置有一可沿圆形洞口101内周旋转的浆口封堵器104,所述注料口4位于所述钢板1的正面;所述钢板1上部横向设置有一中轴3,所述中轴3的中点位于所述圆形洞口101的轴线处;所述中轴3的中点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刷具5,所述刷具5包括旋转把手501和刷头502;所述旋转把手501的一端与刷头502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中轴3的中点处,所述刷头50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圆形洞口101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把手501能够以所述圆形洞口101的轴线为轴,带动所述刷毛502进行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钢板1的厚度为2mm,宽为200mm,高为500mm;所述圆形洞口101的直径为100mm,所述自粘海绵条102的宽为20mm,厚度为8mm;所述厚钢板103的厚度为5mm,宽为20mm。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洞口101的轴线位于距离所述钢板1顶端100mm处的中心;所述把手2位于距离所述钢板1正面底端50mm处;所述厚钢板103对应所述把手2的高度设置;所述出料口401的直径为3mm;所述注料口4为上开口100mm*40mm、下开口随圆形洞口101上部半周长、宽度为3mm的梯形;所述中轴3除两端与钢板1连接处为30mm*30mm外,其余部分宽度为20mm。工作原理:在进行螺栓眼防水涂料涂刷工作时,预先将防水涂料放入注料口4,然后握住把手2,将螺栓眼对准圆形洞口101中心,使自粘海绵条102和厚钢板103紧贴混泥土外墙,再将浆口封堵器10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打开出料口401,使防水涂料顺着出料口401流出,然后握住旋转把手501带动刷头502旋转,将防水涂料涂抹均匀,螺栓眼防水涂料涂刷工作完成。在涂刷过程中,防水涂料在重心作用下会往下流,此时向下流的防水涂料会被自粘海绵条102阻挡、吸收,防止墙面不整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1)、把手(2)和注料口(4),所述钢板(1)的正面的上部开设有一贯通的圆形洞口(101),所述圆形洞口(101)外周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自粘海绵条(102),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位于所述钢板(1)的反面;所述钢板(1)的反面还设置有一厚钢板(103),所述厚钢板(103)位于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下方;/n所述圆形洞口(101)上部内周设置有一注料口(4),所述注料口(4)下部与圆形洞口(101)连接处的中点位置设置有一出料口(401),所述出料口(401)底端设置有一能够沿圆形洞口(101)内周旋转的浆口封堵器(104),所述注料口(4)位于所述钢板(1)的正面;所述钢板(1)上部横向设置有一中轴(3),所述中轴(3)的中点位于所述圆形洞口(101)的轴线处;所述中轴(3)的中点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刷具(5),所述刷具(5)包括旋转把手(501)和刷头(502);所述旋转把手(501)的一端与刷头(502)的一端转动固定在所述中轴(3)的中点处,所述刷头(50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圆形洞口(101)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刷螺栓眼防水涂料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1)、把手(2)和注料口(4),所述钢板(1)的正面的上部开设有一贯通的圆形洞口(101),所述圆形洞口(101)外周还设置有一可拆卸的自粘海绵条(102),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位于所述钢板(1)的反面;所述钢板(1)的反面还设置有一厚钢板(103),所述厚钢板(103)位于所述自粘海绵条(102)下方;
所述圆形洞口(101)上部内周设置有一注料口(4),所述注料口(4)下部与圆形洞口(101)连接处的中点位置设置有一出料口(401),所述出料口(401)底端设置有一能够沿圆形洞口(101)内周旋转的浆口封堵器(104),所述注料口(4)位于所述钢板(1)的正面;所述钢板(1)上部横向设置有一中轴(3),所述中轴(3)的中点位于所述圆形洞口(101)的轴线处;所述中轴(3)的中点处设置有一可拆卸的刷具(5),所述刷具(5)包括旋转把手(501)和刷头(502);所述旋转把手(501)的一端与刷头(50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彪卓金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