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1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底端固定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设有若干气囊和透气管道,相邻的所述气囊之间均由所述透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底端固定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方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内设有减震腔和固定层,所述减震腔上部设有若干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与所述缓冲层的底端抵触,所述顶板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层内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均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塑胶跑道的透气性,并能有效的起到减震效果,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属于塑胶跑道

技术介绍
透气型塑胶跑道是由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经过专业化,现已成为我国大、中、小学深受欢迎的田径运动场。据不完全统计,透气型塑胶跑道在其大、中、小学的塑胶铺装比例上占居为63%;透气型塑胶跑道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广泛应用。在学校或运动场内一般都设有塑胶跑道。人在塑胶跑道上奔跑时,由于跑道自身的硬度会对人体产生反作用力,当塑胶跑道的刚性较大时,该反作用力也就较大,该反作用力将会作用于人体的脚部,产生“反震”,将会使人体的脚部产生不适感,不利于长时间的锻炼奔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透气层,并在透气层内设置了气囊和透气管道,且通过透气管道将气囊连接,在使用时,塑胶跑道因高温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气囊和透气管道向外排出,并且当气囊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气囊被挤压,将气囊内的气体通过透气管道排出,当作用力消失时,气囊因本身的弹性复位,空气再次充满气囊,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了减震层,使用时,缓冲层受力向下移动,此时对顶板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作用力吸收,当受力消失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顶板复位,有效的减少震动,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塑胶跑道的透气性,并能有效的起到减震效果,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底端固定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设有若干气囊和透气管道,相邻的所述气囊之间均由所述透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底端固定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方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内设有减震腔和固定层,所述减震腔上部设有若干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与所述缓冲层的底端抵触,所述顶板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层内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均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层底端固定设有基层。进一步而言,所述气囊和所述透气管道均位于所述透气层的中间位置处。进一步而言,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均为T型结构,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滑块顶端均与相邻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铰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层底端固定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底端固定设有混凝土层。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透气层,并在透气层内设置了气囊和透气管道,且通过透气管道将气囊连接,在使用时,塑胶跑道因高温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气囊和透气管道向外排出,并且当气囊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气囊被挤压,将气囊内的气体通过透气管道排出,当作用力消失时,气囊因本身的弹性复位,空气再次充满气囊,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减震层,使用时,缓冲层受力向下移动,此时对顶板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作用力吸收,当受力消失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顶板复位,有效的减少震动;3、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塑胶跑道的透气性,并能有效的起到减震效果,保护运动员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减震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块与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表层;2、透气层;3、气囊;4、透气管道;5、缓冲层;6、减震层;7、减震腔;8、固定层;9、顶板;10、固定板;11、连接杆;12、滑槽;13、滑块;14、弹簧;15、基层;16、防潮层;17、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表层1,表层1底端固定设有透气层2,透气层2内设有若干气囊3和透气管道4,相邻的气囊3之间均由透气管道4固定连接,透气层2底端固定设有缓冲层5,缓冲层5下方设有减震层6,减震层6内设有减震腔7和固定层8,减震腔7上部设有若干顶板9,顶板9的顶端与缓冲层5的底端抵触,顶板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1,固定层8内开设有若干滑槽12,滑槽12内均固定设有滑块13,滑块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固定层8底端固定设有基层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囊3和透气管道4均位于透气层2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设置气囊和透气管道,可以保证塑胶跑道的透气性。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滑槽12与滑块13均为T型结构,且滑块13与滑槽12滑动连接,弹簧14的另一端均与滑槽12远离滑块1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滑块13顶端均与相邻的连接杆11的底端铰接,通过设置滑块13与滑槽12,当顶板9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连接杆11将带动滑块13在滑槽12内滑动,从而使得连接杆11向下移动,起到对力的缓冲作用,当受力结束后,滑块13在弹簧14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顶板9复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层15底端固定设有防潮层16,防潮层16底端固定设有混凝土层17。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透气层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会挤压气囊3,使得气囊3中的空气通过透气管道4排出,然后向下挤压缓冲层5,缓冲层5对顶板9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此时顶板9通过连接杆11对滑块13施加作用力,使得滑块13在滑槽12内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然后带动连接杆11移动,使得顶板9向下移动,当作用力消失时,滑块13在弹簧14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使得连接杆11带动顶板9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塑胶跑道复位,此时气囊3复位,空气通过透气管道4再次进入气囊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透气层2,并在透气层2内设置了气囊3和透气管道4,且通过透气管道4将气囊3连接,在使用时,塑胶跑道因高温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气囊3和透气管道4向外排出,并且当气囊3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气囊3被挤压,将气囊3内的气体通过透气管道4排出,当作用力消失时,气囊3因本身的弹性复位,空气再次充满气囊3,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了减震层6,使用时,缓冲层5受力向下移动,此时对顶板9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作用力吸收,当受力消失时,在弹簧14的作用下,顶板9复位,有效的减少震动,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塑胶跑道的透气性,并能有效的起到减震效果,保护运动员的安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底端固定设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内设有若干气囊(3)和透气管道(4),相邻的所述气囊(3)之间均由所述透气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2)底端固定设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下方设有减震层(6),所述减震层(6)内设有减震腔(7)和固定层(8),所述减震腔(7)上部设有若干顶板(9),所述顶板(9)的顶端与所述缓冲层(5)的底端抵触,所述顶板(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固定层(8)内开设有若干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均固定设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固定层(8)底端固定设有基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包括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底端固定设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内设有若干气囊(3)和透气管道(4),相邻的所述气囊(3)之间均由所述透气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2)底端固定设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下方设有减震层(6),所述减震层(6)内设有减震腔(7)和固定层(8),所述减震腔(7)上部设有若干顶板(9),所述顶板(9)的顶端与所述缓冲层(5)的底端抵触,所述顶板(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固定层(8)内开设有若干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均固定设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固定层(8)底端固定设有基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兴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