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缝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光缝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缝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缝线是以凯夫拉线与铜线作为两个电极,纠缠后形成交流电场,并在外部包覆一层织物。然而,在这种设计下,需要用酒精融掉外层织物。两个电极的引出十分复杂耗时,且缝线内部只有一根凯夫拉线,抗拉强度仍然不够高,线材断裂后会直接导致无法发光。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发光缝线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光缝线结构抗拉强度不够高,容易断裂等缺陷,提供一种发光缝线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发光缝线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发光缝线结构包括发光缝线、缝纫基层和逆变器电源,所述发光缝线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缠绕的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所述发光缝线缝制在所述缝纫基层上,并通过导电胶带粘结至所述缝纫基层,所述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的一端引出与所述逆变器电源的一电极连接,所述逆变器电源的另一电极与所述导电胶带连接,从而形成一交流电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缝线结构包括发光缝线、缝纫基层和逆变器电源,所述发光缝线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缠绕的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n所述发光缝线缝制在所述缝纫基层上,并通过导电胶带粘结至所述缝纫基层,所述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的一端引出与所述逆变器电源的一电极连接,所述逆变器电源的另一电极与所述导电胶带连接,从而形成一交流电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缝线结构包括发光缝线、缝纫基层和逆变器电源,所述发光缝线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缠绕的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
所述发光缝线缝制在所述缝纫基层上,并通过导电胶带粘结至所述缝纫基层,所述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的一端引出与所述逆变器电源的一电极连接,所述逆变器电源的另一电极与所述导电胶带连接,从而形成一交流电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光活性纤维线包括柔性导电纤维和发光活性层,所述发光活性层负载在所述柔性导电纤维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纤维为碳纤维、金属丝、镀金属的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纤维的厚度为30-200μ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缝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活性层采用电致发光粉,所述发光活性层的厚度为10-10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靓,季强强,骆威,李燕,徐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