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85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具体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块、六角槽,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活动轴转动,活动轴带动收卷辊转动对加捻的纱线收卷,在收卷辊外部的纱线收卷完成后,向一侧推动收卷辊,收卷辊一侧的六角块会推动支撑板使弹簧收缩,从而使六角块向一侧六角槽的内部推动,这样另一侧的六角块就会从另一侧的六角槽内部脱落出来,从而使收卷辊取下,然后更换上未卷线的收卷辊,由于六角块和六角槽都呈六边形,因此可以对收卷辊进行限位,从而使活动轴带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这样就实现了方便对加捻的纱线收卷和更换收卷辊,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纺织行业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多纤维混纺纱线是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一种产物,多纤维混纺纱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捻,以此来提高纱线的质量,现有的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不方便对线圈进行更换,使用起来非常不便;(2)传统的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没有除尘的功能,容易产生环境污染;(3)传统的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不方便对加捻的纱线收卷和更换收卷辊,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方便对线圈进行更换,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包括底座和减速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包括底座(1)和减速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减速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轴(4),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16),所述竖板(16)的一侧设置有除尘机构(5),所述竖板(16)之间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捻圈(11),所述竖板(16)一侧的顶端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轴(7),所述活动轴(7)之间设置有收卷辊(9),所述活动轴(7)与收卷辊(9)之间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包括底座(1)和减速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减速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轴(4),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16),所述竖板(16)的一侧设置有除尘机构(5),所述竖板(16)之间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加捻圈(11),所述竖板(16)一侧的顶端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轴(7),所述活动轴(7)之间设置有收卷辊(9),所述活动轴(7)与收卷辊(9)之间设置有便于更换结构(8),所述竖板(16)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活动轴(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4)的外部设置有便于换线结构;
所述便于换线结构包括放线圈(12),所述放线圈(12)套接在固定轴(4)的外部,所述固定轴(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线圈(14),所述限位板(1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的低张力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的宽度大于放线圈(12)内部的宽度,所述固定轴(4)在转盘(3)的顶端呈环形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广宏吴莹波冯野川冯野轩高卫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