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机用螺旋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7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0
脱水机用螺旋轴。涉及脱水机部件技术领域。螺旋叶片与主轴分离的,连接可靠。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还包括筒套和锥套,所述锥套包括等径部和变径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套和锥套的外壁上,所述等径部穿设在所述筒套内、与筒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筒套的外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筒套、等径部和变径部、并延伸至变径部的外部;所述主轴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夹套,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夹套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夹套内设有顶撑杆和连接气源的气囊,所述顶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顶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顶撑所述主轴的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水机用螺旋轴
本技术涉及脱水机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脱水机用螺旋轴。
技术介绍
脱水机,尤其是叠螺式脱水机,以功耗小,结构简单可靠,运转平稳,无人值守,易于实现自动化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客户所认可;在固液分离的设备竞争市场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应用于政污水厂;食品加工厂;垃圾渗滤液;沼气工程中的沼液;畜产养殖业的生化工艺;卷烟蓝藻、畜禽粪便、加药气浮浮渣等。现有的式脱水机螺旋轴多为两段式,从进泥口到出泥口,一段为圆柱形,一段为圆锥形,输送推动力逐渐增加,且螺旋叶片直接设置在主轴上,在螺旋叶片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螺旋轴,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叶片与主轴分离的,连接可靠的脱水机用螺旋轴。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脱水机用螺旋轴,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还包括筒套和锥套,所述锥套包括等径部和变径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套和锥套的外壁上,所述等径部穿设在所述筒套内、与筒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筒套的外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筒套、等径部和变径部、并延伸至变径部的外部;所述主轴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夹套,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夹套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夹套内设有顶撑杆和连接气源的气囊,所述顶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顶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顶撑所述主轴的内壁。所述主轴与所述筒套的衔接处、所述主轴与变径部的衔接处均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筒套的侧壁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变径部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筒套内靠近等径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筒套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等径部顶撑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二密封圈。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筒套和锥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稳定可靠,同时,将螺旋叶片设置在筒套与锥套的外部,使得某段螺旋叶片损坏后,只需更换该部分螺旋叶片及对应的筒套或锥套即可,无需整体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气囊驱动顶撑杆动作,使得顶撑杆能够可靠顶撑筒套和锥套的内壁,提高了主轴与筒套和锥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主轴与筒套和锥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确保了主轴驱动筒套和锥套转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筒套和锥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2、螺旋叶片;3、筒套;4、锥套;5、等径部;6、变径部;7、空腔;8、夹套;9、顶撑杆;10、气囊;11、第一密封圈;12、螺钉;13、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脱水机用螺旋轴,包括主轴1和螺旋叶片2,还包括筒套3和锥套4,所述锥套4包括等径部5和变径部6,所述螺旋叶片2设于所述筒套3和锥套4的外壁上,所述等径部5穿设在所述筒套3内、与筒套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1的一端位于所述筒套3的外部,所述主轴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筒套3、等径部5和变径部6、并延伸至变径部6的外部;所述主轴1内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间隔设有若干夹套8,所述主轴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夹套8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夹套8内设有顶撑杆9和连接气源的气囊10,所述顶撑杆9的一端与所述气囊10固定连接,所述顶撑杆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顶撑所述主轴1的内壁。筒套3靠近等径部5的一侧设有内螺纹,等径部5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适配的旋接在外螺纹的外部,这样,使得筒套3与等径部5之间可靠连接,同时由于等径部5与变径部6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就使得筒套3和锥套4连接为密闭的整体,这样,在螺旋叶片2损坏后,只需更换该部分螺旋叶片2及对应的筒套3或锥套4即可,与主轴1分离,无需整体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进一步的,通过气源想气囊10内鼓气,使得气囊10膨胀,从而推动顶撑杆9向夹套8的外部移动,最终可靠顶撑筒套3或锥套4的内壁,通过顶撑杆9对筒套3或锥套4的内壁的顶撑作用力,增加主轴1与筒套3螺筒套3或锥套4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主轴1与筒套3或锥套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确保了主轴1对筒套3及锥套4的驱动作用可靠;由于气囊10可膨胀,确保了变径部6内的顶撑杆9能够顶撑其内壁;螺旋叶片2设于筒套3和锥套4的外部,且在筒套3上的螺旋叶片2的螺距大于在锥套4上的螺距,提高了压缩、脱水效率。所述主轴1与所述筒套3的衔接处、所述主轴1与变径部6的衔接处均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与筒套3的侧壁及所述第一密封圈11与变径部6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螺钉12连接。设置第一密封圈11,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到天筒套3或锥套4内。所述筒套3内靠近等径部5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13,所述第二密封圈13与所述筒套3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等径部5顶撑所述第二密封圈13,所述主轴1穿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3。设置第二密封圈13,一方面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到天筒套3或锥套4内,另一方面起到对等径部5的限位作用,防止等径部5旋入筒套3内的长度过长,造成变径部6与筒套3之间的挤压,提高了筒套3与等径部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水机用螺旋轴,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套和锥套,所述锥套包括等径部和变径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套和锥套的外壁上,所述等径部穿设在所述筒套内、与筒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筒套的外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筒套、等径部和变径部、并延伸至变径部的外部;/n所述主轴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夹套,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夹套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夹套内设有顶撑杆和连接气源的气囊,所述顶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顶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顶撑所述主轴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脱水机用螺旋轴,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套和锥套,所述锥套包括等径部和变径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套和锥套的外壁上,所述等径部穿设在所述筒套内、与筒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筒套的外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筒套、等径部和变径部、并延伸至变径部的外部;
所述主轴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夹套,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夹套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夹套内设有顶撑杆和连接气源的气囊,所述顶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顶撑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兴陈亦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