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74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所述通风管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一鼓风机,所述布水管连通有进水水源;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分别分布有多个出水孔、通风孔及进水孔;水流从进水水源进入布水管,经由所述出水孔到达所述进水孔。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有效防止人工湿地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建设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高效率、低运转费、低能耗、干净卫生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填料堵塞问题是潜流湿地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潜流人工湿地堵塞后,填料的透水能力降低,甚至使得一部分污水不能进入填料层甚至在填料表面形成表面流,造成湿地的处理能力严重下降,运行寿命缩短。潜流湿地表面积水也会滋生蚊蝇、产生臭味。目前解决人工湿地填料堵塞的问题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停床修整法,也就是让床体经过放空后经过几个星期的蒸发晾干,来恢复部分的渗透性,但该种方法不能彻底的清除填料内部的堵塞物,只能再次获得短期有限的再生效果;二是翻洗或更换填料,该方法事先需要将水生植物拔除后再复植,因此该方法成本较高、周期长,难以被人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实现有效防止人工湿地堵塞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所述通风管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一鼓风机,所述布水管连通有进水水源;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分别分布有多个出水孔、通风孔及进水孔;水流从进水水源进入布水管,经由所述出水孔到达所述进水孔。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通风孔和进水孔分别在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沿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的长度方向两两之间间隔第一距离设置。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及进水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布水管和集水管的下方。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通风孔与进水孔设置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斜线与竖直方向间隔的角度为第一角度。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均包括外框总管以及多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连通所述外框总管;所述出水孔、通风孔及进水孔均设置于所述支管上。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于所述外框总管的内部。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路阀门。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总管上设置有一个安装总阀,所述支路阀门及安装总阀均通过安装电磁阀控制开关。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连通所述集水管,所述反冲洗泵和鼓风机均连接一控制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公开了有效改善人工湿地填料堵塞的装置,包括三组位于湿地填料内部的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布水管和集水管沿支管长方向分别设有若干出水孔和进水孔,通风管通过输送管连接鼓风机,集水管路接有一反冲洗泵,所用冲洗水来自末端出水井,通过冲洗泵对集水管路以及填料缝隙间堵塞物扰动,清洗,显著提高堵塞物的的清理效率和效果。无需增大土建尺寸和投资。能够有效改善人工湿地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中布水管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中布水管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中布水管的支管的位于下方的出水孔位置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的使用状态正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的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参考图1至7,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所述通风管2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一鼓风机4,所述布水管1连通有二沉池5;所述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上分别分布有多个出水孔71、通风孔及进水孔;水流由二沉池进入布水管1,经由所述出水孔71到达所述进水孔。为了防止集水管3堵塞,还包括一反冲洗泵10,所述反冲洗泵10和鼓风机4均由一控制箱11控制。所述控制箱11上设置有故障指示灯111、停止指示灯112、运行指示灯113、停止按钮和启动按钮;通过停止按钮和启动按钮控制所述反冲洗泵10和鼓风机4的开启或关闭,相应地停止指示灯及运行指示灯就会亮起或熄灭。所述反冲洗泵10开启后,流水冲向所述集水管3用于冲击集水管3,冲洗过后的水通过排放口9排出。具体来说,说是人工湿地从上至下依次为粗滤层12、细滤层13及第一粗砾层14和第二粗砾层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滤层12、细滤层13及第一粗砾层14和第二粗砾层15均设置有30cm厚,且所述粗滤层12、细滤层13及第一粗砾层14和第二粗砾层15的粒径分别为1至3mm、0.5至2mm、10至30mm以及10至30mm;所述布水管1设置在所述粗滤层12内,所述通风管2和集水管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粗砾层14和第二粗砾层15内。所述出水孔71、通风孔和进水孔分别在所述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上沿所述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的长度方向两两之间间隔第一距离设置。即所述出水孔71、通风孔及集水管3均设置于管道的下方,这样间隔设置,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具体为10cm。具体来说,参考图4,所述出水孔71、通风孔与进水孔设置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斜线与竖直方向间隔的角度为第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为45°。水通过集水管下方的进水孔进入所述集水管中具体来说,参考图2,所述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的结构组成一致,均包括外框总管6以及多根支管7;所述支管7的两端连通所述外框总管6;所述出水孔71、通风孔及进水孔均设置于所述支管7上。所述支管7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于所述外框总管6的内部。为了方便调节经过支管7的水流量以及风量大小;所述支管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路阀门。所述外框总管6上设置有一个安装总阀。所述支路阀门及安装总阀均通过安装电磁阀控制开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公开了有效改善人工湿地填料堵塞的装置,包括三组位于湿地填料内部的布水管1、通风管2及集水管3,布水管1和集水管3沿支管7长方向分别设有若干出水孔71和进水孔,通风管2通过输送管连接鼓风机4,集水管3通过输送管接有一反冲洗泵10,所用冲洗水来自末端出水井,通过反冲洗泵10对集水管3以及填料缝隙间堵塞物扰动,清洗,显著提高堵塞物的的清理效率和效果。显著提高填料堵塞物的清理效率和效果,无需增大土建尺寸和投资。能够有效改善人工湿地堵塞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所述通风管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一鼓风机,所述布水管连通有进水水源;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分别分布有多个出水孔、通风孔及进水孔;水流从进水水源进入布水管,经由所述出水孔到达所述进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所述通风管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一鼓风机,所述布水管连通有进水水源;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分别分布有多个出水孔、通风孔及进水孔;水流从进水水源进入布水管,经由所述出水孔到达所述进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通风孔和进水孔分别在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上沿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的长度方向两两之间间隔第一距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及进水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布水管和集水管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通风孔与进水孔设置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布水管、通风管及集水管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斜线与竖直方向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忠范凤国吕森鹏李贵元杨文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同安城建水务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