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48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茶叶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包括上盖、上盒体、下盒体与下盖,所述上盖内壁设有所述上盒体,所述上盒体底部卡接所述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卡接在所述下盖内壁,所述上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盒体包括外环体与内环体,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为半圆形,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的连接端设有插接销,所述上盒体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销,所述下盒体两端设有插接槽,所述下盒体右端顶部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盒体内壁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将卡接板上的条形凸块卡接在半包围板内壁圆周开设有条形凹槽,圆形的结构更加美观和便捷,并且可通过上盖与下盖同时打开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
本技术涉及茶叶盒
,具体为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
技术介绍
茶叶盒用来装茶叶的容器,外形常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及其他异性等;材质主要有:纸质、木质、铁质、铝质以及其他混合环保材料等。茶叶盒的极大发展是在近代和当代,同时茶叶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文化中的礼仪衍生而来的送礼行为,茶叶盒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在国内出现了大量的茶叶盒生产集群: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高档茶叶包装盒集群,以浙江为中心的东南茶叶和生产集群,以山东为中心的实木原木茶叶包装盒集群等,并在国内外形成巨大的茶叶盒生产与消费市场。现有的茶叶盒结构较为单一,没有可以直立的双开合的茶叶圆形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茶叶盒结构较为单一,没有可以直立的双开合的茶叶圆形盒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其包括:上盖、上盒体、下盒体与下盖,所述上盖内壁设有所述上盒体,所述上盒体底部卡接所述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卡接在所述下盖内壁,所述上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盒体包括外环体与内环体,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为半圆形,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的连接端设有插接销,所述上盒体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销,所述下盒体两端设有插接槽,所述下盒体右端顶部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盒体内壁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接槽,所述插接销连接在所述插接槽内壁,所述板型插销连接在所述板型插接槽内壁,所述定位槽连接在外环体底部开设的凹槽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盒体内壁上方设有平台,所述平台顶部圆周固定连接圆柱插销,所述上盖内壁底部开设圆柱凹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盖底部连接半包围板,所述半包围板内壁圆周开设有条形凹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盖顶部一侧连接挡板,所述挡板顶部圆周连接卡接板。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接板外侧设有条形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将上盒体放置在下盒体上,并将插接销对准插接槽,将上盒体通过插接销与准插接槽向下挤压,上盒体的板型插销插接入板型插接槽内壁,定位槽卡接在外环体底部内壁,将上盖对应内环体位置向下安装,内环体顶部的圆柱插销连接在上盖内壁底部开设圆柱凹槽内,下盖顶部的挡板对应半包围板位置,将下盖向上推动挤压,将挡板顶部的卡接板连接在半包围板内壁,再将卡接板上的条形凸块卡接在半包围板内壁圆周开设有条形凹槽,本装置结构简单,圆形的结构更加美观和便捷,并且可通过上盖与下盖同时打开盒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装置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区域的放大图。图中:上盖100、半包围板110、上盒体200、平台210、圆柱插销220、板型插销230、外环体240、内环体250、插接销260、下盒体300、插接槽310、定位槽320、板型插接槽330、下盖400、挡板410、卡接板420、条形凸块4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直立结构,双开设计的优点,请参阅图1-图3,包括上盖100、上盒体200、下盒体300与下盖400;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00内壁设有所述上盒体20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卡接所述下盒体300,所述下盒体3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内壁,所述上盖1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上,所述上盒体200包括外环体240与内环体250,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为半圆形,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的连接端设有插接销26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销230,所述下盒体300两端设有插接槽310,所述下盒体300右端顶部设有定位槽320,所述下盒体300内壁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接槽330,所述插接销260连接在所述插接槽310内壁,所述板型插销230连接在所述板型插接槽330内壁,所述定位槽320连接在外环体240底部开设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200内壁上方设有平台210,所述平台210顶部圆周固定连接圆柱插销220,所述上盖100内壁底部开设圆柱凹槽(图中未标注)。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00底部连接半包围板110,所述半包围板110内壁圆周开设有条形凹槽(图中未标注),上盖100对上盒体200与下盒体300顶部具有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下盖400顶部一侧连接挡板410,所述挡板410顶部圆周连接卡接板420,下盖400对上盒体200与下盒体300底部具有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板420外侧设有条形凸块430。在具体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上盒体200放置在下盒体300上,并将插接销260对准插接槽310,将上盒体200通过插接销260与准插接槽310向下挤压,上盒体200的板型插销230插接入板型插接槽330内壁,定位槽320卡接在外环体240底部内壁,将上盖100对应内环体250位置向下安装,内环体250顶部的圆柱插销220连接在上盖100内壁底部开设圆柱凹槽内,下盖400顶部的挡板410对应半包围板110位置,将下盖400向上推动挤压,将挡板410顶部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00)、上盒体(200)、下盒体(300)与下盖(400),所述上盖(100)内壁设有所述上盒体(20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卡接所述下盒体(300),所述下盒体(3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内壁,所述上盖(1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上,所述上盒体(200)包括外环体(240)与内环体(250),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为半圆形,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的连接端设有插接销(26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销(230),所述下盒体(300)两端设有插接槽(310),所述下盒体(300)右端顶部设有定位槽(320),所述下盒体(300)内壁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接槽(330),所述插接销(260)连接在所述插接槽(310)内壁,所述板型插销(230)连接在所述板型插接槽(330)内壁,所述定位槽(320)连接在外环体(240)底部开设的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直立的双开合圆型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00)、上盒体(200)、下盒体(300)与下盖(400),所述上盖(100)内壁设有所述上盒体(20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卡接所述下盒体(300),所述下盒体(3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内壁,所述上盖(100)卡接在所述下盖(400)上,所述上盒体(200)包括外环体(240)与内环体(250),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为半圆形,所述外环体(240)与所述内环体(250)的连接端设有插接销(260),所述上盒体(200)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销(230),所述下盒体(300)两端设有插接槽(310),所述下盒体(300)右端顶部设有定位槽(320),所述下盒体(300)内壁底部圆周设有板型插接槽(330),所述插接销(260)连接在所述插接槽(310)内壁,所述板型插销(230)连接在所述板型插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义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