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75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7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上部的下压板、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上压板、设置在下压板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的第一冲头、设置在上模座和下压板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向上移动的弹性件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底部的上凸台、连接在上凸台左侧的上容纳凹槽、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下凸台及连接在下凸台右侧的下容纳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4-5,为一种板状工件,图4为工件上需要加工一排孔的示意图,图5为在图4工件一排孔的基础上增加另一排孔(后续简称二排孔)的示意图,两排孔之间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互不干涉。根据产品的需求,需要生产如图4所示的工件或者如图5所示的工件,传统的方法是采购两套模具进行生产,此种方式模具成本高,生产线转产换模费时费力,影响产品成本和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用于上述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的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能够用于工件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和不需要加工二排孔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上部的下压板、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上部的上压板、设置在下压板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的第一冲头、设置在上模座和下压板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向上移动的弹性件及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n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上模座(1)上部的下压板(2)、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上压板(3)、设置在下压板(2)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1)的第一冲头(4)、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压板(2)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2)向上移动的弹性件(5)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3)和下压板(2)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2)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n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3)底部的上凸台(6)、连接在上凸台(6)左侧的上容纳凹槽(7)、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下凸台(8)及连接在下凸台(8)右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
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上模座(1)上部的下压板(2)、横向活动式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上压板(3)、设置在下压板(2)底部且向下穿出上模座(1)的第一冲头(4)、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压板(2)之间并用于驱动下压板(2)向上移动的弹性件(5)及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排布的设置在上压板(3)和下压板(2)上并用于带动下压板(2)向下移动的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3)底部的上凸台(6)、连接在上凸台(6)左侧的上容纳凹槽(7)、设置在下压板(2)上部的下凸台(8)及连接在下凸台(8)右侧的下容纳凹槽(9);
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非加工状态时,上凸台(6)位于下容纳凹槽(9)内,下凸台(8)位于上容纳凹槽(7)内;所述第一冲头(4)切换至加工状态时,上凸台(6)抵靠设置在下凸台(8)上,上容纳凹槽(7)与下容纳凹槽(9)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的快速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6)和上容纳凹槽(7)之间通过上导向斜面(10)过渡连接,下凸台(8)与下容纳凹槽(9)之间通过下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意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富润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