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48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预埋管,待风机吊装就位后,使用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穿接电缆光纤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转动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包括风机基础开挖、预埋电缆管沟槽开挖、预埋电缆管安装、预埋电缆管管口封堵、混凝土浇筑、电缆敷设等步骤,采用内部胶水粘合、外部胶带密封的两层连接方式,使预埋电缆管两侧封堵密实,防止混凝土等杂物进入埋管;采用三排五列的钢筋支架固定电缆管,防止流入预埋电缆管间隙和下部的混凝土导致预埋电缆管上浮,适用于山地地区风机基础内预埋电缆管敷设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基础施工工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新能源事业的稳步发展,风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可再生、无污染、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等诸多优点,风力发电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风电项目建设发展迅速,但是,风力发电发展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部分风力发电工程分布于山地地区,在山地地区中施工存在如何将风机所发电能由风机内部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出现了如何保证风机基础内预埋电缆管质量,如何布置风机基础内预埋电缆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通过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管,通过电缆将风机基础内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同时预埋电缆管外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紧紧包裹住每根电缆管,保证电缆预埋管的质量与通畅。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预埋管,混凝土浇筑将其包裹,待风机吊装就位后,使用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穿接电缆光纤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转动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风机基础开挖:风机基础开挖前,查找风机中心点位坐标及高程,使用GPS测量出风机基础中心位置,放出基坑外边缘线,待定位放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开挖工作,开挖至设定标高;B、预埋电缆管沟槽开挖:风机基础开挖完成后,使用GPS确定箱变基础位置,从风机基础中心朝向箱变基础方向开挖预埋电缆管沟槽;C、预埋电缆管安装:敷设方式:预埋电缆管分为竖直部分及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分为三行三列埋设,延伸至基础底部,至水平部分时改为两行四列埋设,行数的减少,能够有效减少最下层埋管所受的上部埋管压力和基础荷载,同时混凝土包裹住每根电缆管,保证每一根电缆预埋管的通畅;连接方式:预埋电缆管由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组成,弯头弯曲半径≥1.5m,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的连接处,在接入前将管端外部与管件承口内部清理干净,随后在管端外部均匀涂抹胶水,最后将管端插入管件承口内,连接位置外部用胶带密封,两层保护措施能够保证预埋电缆管内在浇筑混凝土时无积水及水泥流入;固定方式:为保证预埋电缆管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对拼接完成的预埋电缆管要进行固定,首先使用钢筋支架进行固定,钢筋支架三排五列布置,钢筋支架支设完成,利用现场石块置于预埋电缆管上端,防止流入预埋电缆管间隙和下部的混凝土导致预埋电缆管上浮;D、预埋电缆管管口封堵:为防止预埋电缆管进入杂物,造成堵塞,在预埋电缆管安装完成后,对管口进行封堵保护;E、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到预埋电缆管的位置时,不能对预埋电缆管造成破坏,保证预埋电缆管间充满混凝土,混凝土将其包裹,若预埋电缆管破损无法继续使用,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更换,防止预埋电缆管内进入混凝土,造成堵塞,无法敷设电缆使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检查电缆管的移位情况及钢筋支架是否固定牢靠,保证预埋电缆管一次固定成功;F、电缆敷设:成排敷设的预埋电缆管要求不变形、定位准确、排列整齐,间距合理均匀;待风机吊装就位后,将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敷设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特点:1、本专利技术采取由三行三列变为两行四列的敷设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最下层埋管所受的上部埋管压力和基础荷载。2、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胶水粘合、外部胶带密封的两层连接方式,使预埋电缆管两侧封堵密实,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等杂物进入埋管,避免电缆线无法穿接。3、本专利技术采用三排五列的钢筋支架进行固定电缆管,防止流入预埋电缆管间隙和下部的混凝土导致预埋电缆管上浮。4、本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山地地区风机基础内预埋电缆管敷设施工。本专利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本专利技术中电缆预埋管材料质量好,成本低,穿接线效果显著;施工中运输简便,埋设方法容易操作,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通道稳定、不易变形、节省人力物力等诸多优点。通过本工法,现场实施,平均用时0.5天的时间完成单个风机的施工流程。每个项目共18台风机,比制定的18天目标提前9天完成.。一般施工工法需4人工,1天时间完成。通过本工法,只需2人工,0.5天时间完成。机械使用时间从18天减少为9天,节约了9个机械台班。经核算总节约了4.32万元。(人工费每天每人300元,机械台班每天3000元,经计算人工节约18*4*300-9*300*2=16200元;节约机械台班费3000*9=27000元)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实例一:广州崇象清远阳山大东山风电场项目:广州崇象清远阳山大东山风电场位于广东省阳山县小江镇西侧山地。本期工程安装单机容量2.65MW风机13台,及3.2MW风机5台,总装机容量为50.45MW。工法应用情况:此风场大多数风机基础处于岩石环境,在风机基础施工中,本工法应用后,两名工人即可进行安装工作,节约了人力、机械,安装时间短,能够保证下一步工作的及时进行,同时已浇筑完成的基础,由预埋电缆管形成的电缆通道通畅、稳定、无变形、无堵塞。实例二:广州崇象清远阳山旗山风电场项目广州崇象清远阳山旗山风电场位于广东省阳山县杜步镇,工程单机容量2.65MW风机13台,及3.2MW风机5台,总装机容量为50.45MW。工法应用情况:此风场大多数风机基础处于土质环境,在风机基础施工中,本工法应用后,两名工人即可进行安装工作,节约了人力、机械,安装时间短,能够保证下一步工作的及时进行,同时已浇筑完成的基础,由预埋电缆管形成的电缆通道通畅、稳定、无变形、无堵塞。综上所述,此工法适用环境多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在施工中未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系数极高,满意度良好。保证了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效率,通过了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监督与验收,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预埋管竖直部分排列方式(三行三列);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预埋管水平部分排列方式(两行四列);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筋支架布置方式(三排五列);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筋支架固定电缆预埋管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图4,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预埋管,混凝土浇筑将其包裹,待风机吊装就位后,使用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穿接电缆光纤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转动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预埋管,混凝土浇筑将其包裹,待风机吊装就位后,使用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穿接电缆光纤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转动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A、风机基础开挖:/n风机基础开挖前,查找风机中心点位坐标及高程,使用GPS测量出风机基础中心位置,放出基坑外边缘线,待定位放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开挖工作,开挖至设定标高;/nB、预埋电缆管沟槽开挖:/n风机基础开挖完成后,使用GPS确定箱变基础位置,从风机基础中心朝向箱变基础方向开挖预埋电缆管沟槽;/nC、预埋电缆管安装:/n敷设方式:预埋电缆管分为竖直部分及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分为三行三列埋设,延伸至基础底部,至水平部分时改为两行四列埋设,行数的减少,能够有效减少最下层埋管所受的上部埋管压力和基础荷载,同时混凝土包裹住每根电缆管,保证每一根电缆预埋管的通畅;/n连接方式:预埋电缆管由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组成,弯头弯曲半径≥1.5m,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的连接处,在接入前将管端外部与管件承口内部清理干净,随后在管端外部均匀涂抹胶水,最后将管端插入管件承口内,连接位置外部用胶带密封,两层保护措施能够保证预埋电缆管内在浇筑混凝土时无积水及水泥流入;/n固定方式:为保证预埋电缆管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对拼接完成的预埋电缆管要进行固定,首先使用钢筋支架进行固定,钢筋支架三排五列布置,钢筋支架支设完成,利用现场石块置于预埋电缆管上端,防止流入预埋电缆管间隙和下部的混凝土导致预埋电缆管上浮;/nD、预埋电缆管管口封堵:/n为防止预埋电缆管进入杂物,造成堵塞,在预埋电缆管安装完成后,对管口进行封堵保护;/nE、混凝土浇筑:/n混凝土浇筑到预埋电缆管的位置时,不能对预埋电缆管造成破坏,保证预埋电缆管间充满混凝土,混凝土将其包裹,若预埋电缆管破损无法继续使用,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更换,防止预埋电缆管内进入混凝土,造成堵塞,无法敷设电缆使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检查电缆管的移位情况及钢筋支架是否固定牢靠,保证预埋电缆管一次固定成功;/nF、电缆敷设:/n成排敷设的预埋电缆管要求不变形、定位准确、排列整齐,间距合理均匀;待风机吊装就位后,将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敷设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风电工程中风机基础预埋电缆管的施工工法,在风机基础内预留8根直径为125mm的CPVC和1根直径为50mm的CPVC电缆预埋管,混凝土浇筑将其包裹,待风机吊装就位后,使用电缆从风机一侧沿电缆预埋管穿接电缆光纤至箱式变压器,从而将风机转动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箱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风机基础开挖:
风机基础开挖前,查找风机中心点位坐标及高程,使用GPS测量出风机基础中心位置,放出基坑外边缘线,待定位放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开挖工作,开挖至设定标高;
B、预埋电缆管沟槽开挖:
风机基础开挖完成后,使用GPS确定箱变基础位置,从风机基础中心朝向箱变基础方向开挖预埋电缆管沟槽;
C、预埋电缆管安装:
敷设方式:预埋电缆管分为竖直部分及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分为三行三列埋设,延伸至基础底部,至水平部分时改为两行四列埋设,行数的减少,能够有效减少最下层埋管所受的上部埋管压力和基础荷载,同时混凝土包裹住每根电缆管,保证每一根电缆预埋管的通畅;
连接方式:预埋电缆管由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组成,弯头弯曲半径≥1.5m,直段部分和弯头部分的连接处,在接入前将管端外部与管件承口内部清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赐李畅赵卫东陈奇王伟伟温雷赵国锋赵慧聪姬卫星谷福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