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2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数据存储器、卡板、开合组件和插座板,所述数据存储器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具有插口、位于所述插口上方的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滑道,每个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合组件,每个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板,所述插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口处。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避免冷数据存储装置的所述插口处堆积灰尘,避免引起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将那些活动频繁、被访问次数多的数据称为热数据,相反,冷数据我们则可以定义为那些活动不频繁,很少访问甚至有可能永远不会被访问的数据,人们之前讨论最多的是热数据,因为热数据对存储设备的要求更高,代表着存储产品技术的研究趋势,代表着行业的前沿技术。而对于冷数据的存储则关注较少。虽然冷数据关注较少,但并不代表冷数据的存储就不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其不断积累的冷数据会越来越多,使用到相应的存储装置存储这些冷数据,利于人们对冷数据的保存;虽然现有的存储装置能够存储较多的冷数据,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冷数据存储装置的插口处在不使用时,裸露在外面,容易堆积灰尘,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数据存储装置的插口处在不使用时,裸露在外面,容易堆积灰尘,容易引起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包括壳体、数据存储器、卡板、开合组件和插座板,所述数据存储器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具有插口、位于所述插口上方的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滑道,每个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合组件,每个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板,所述插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口处。其中,每个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筒体包覆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其中,所述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还包括片体,所述片体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板的下端。其中,所述片体上具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系统,包括所述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系统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每个底角处,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管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部。其中,所述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系统还包括杆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杆体的外表壁与所述螺纹孔适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需要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上时,只需要将所述卡板向上拨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道方向向上滑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以此实现所述卡板的上升并收入至所述容纳腔内,从而打开所述插口,以此实现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上;当无需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上时,只需拔出数据插线头,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道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卡板对所述插口进行封闭,避免冷数据存储装置的所述插口处堆积灰尘,避免引起接触不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A线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D-D线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E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F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系统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图6的B-B线结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图6的G-G线结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组件安装在底座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壳体、2-数据存储器、3-卡板、4-开合组件、5-插座板、6-插口、7-容纳腔、8-滑道、9-滑块、10-第一弹性件、11-伸缩杆、12-第一筒体、13-第二筒体、14-片体、15-防滑纹、16-底座、17-框体、18-盖板、19-槽体、20-通孔、21-安装腔、22-支耳、23-第二弹性件、24-抵持柱、25-板体、26-卡槽、27-螺纹槽、28-侧槽、29-侧口、30-螺纹杆、31-圆台体、32-块体、33-第一管体、34-第二管体、35-杆体、36-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包括壳体1、数据存储器2、卡板3、开合组件4和插座板5,所述数据存储器2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上具有插口6、位于所述插口6上方的容纳腔7、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7两侧的滑道8,每个所述滑道8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合组件4,每个所述开合组件4包括滑块9和第一弹性件10,所述滑块9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8内,所述第一弹性件10的一端与所述滑道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9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板3,所述插座板5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口6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需要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5上时,只需要将所述卡板3向上拨动,所述滑块9沿所述滑道8方向向上滑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0,以此实现所述卡板3的上升并收入至所述容纳腔7内,从而打开所述插口6,以此实现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5上;当无需将数据插线头插接到所述插座板5上时,只需拔出数据插线头,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0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块9沿所述滑道8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卡板3对所述插口6进行封闭,避免冷数据存储装置的所述插口6处堆积灰尘,避免引起接触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壳体、数据存储器、卡板、开合组件和插座板,所述数据存储器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具有插口、位于所述插口上方的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滑道,每个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合组件,每个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板,所述插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数据存储器、卡板、开合组件和插座板,所述数据存储器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具有插口、位于所述插口上方的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滑道,每个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合组件,每个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板,所述插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伸缩杆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筒体包覆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数据低功耗近线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轶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冷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