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317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9
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净化罐(1);净化罐(1)内的上部设有风洗室(2),下部设有风腔室(3);风洗室(2)与风腔室(3)之间设有多孔分布板(4);净化罐(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布风器(5);风洗室(2)的侧壁上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6),风洗室(2)的侧壁下部设有活性炭排料口(7);净化罐(1)的顶部设有排烟通道(L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个活性炭净化罐,并控制各个净化罐内的进料量,通过多个间歇式净化罐组合来实现活性炭超细粉尘的连续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粉尘的净化,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属于粉尘净化

技术介绍
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具有多污染物协同高效净化的优势,适应烧结烟气组分复杂(SO2、NOx、粉尘、O2、水蒸气、重金属)、温度波动大(110-180℃)的特点,已经成功应用到烧结烟气净化系统中,同时也推广到焦化、电力等多行业中,具备非常好的多污染物去除效果,在当前环保形势极其严峻的条件下,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活性炭烟气净化工艺包括吸附塔、再生塔、输送机三大主题设备,吸附塔塔体有效高度在30m左右,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与催化剂在吸附塔内完成对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上往下移动,通过输送系统送往再生塔进行加热再生,活性炭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自摩擦、解析磨损的作用,不可避免的产生损坏,由初始的具有完整形态的柱状活性炭变为不同粒径大小的较细活性炭混合物,这些活性炭在解析塔内经过加热再生后经过振动筛筛分去除粒径较小的部分,但不可避免的仍有较细粒径活性炭会进入吸附系统,同时,由于静电效应,大颗粒活性炭表面会覆盖超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净化罐(1);净化罐(1)内的上部设有风洗室(2),下部设有风腔室(3);风洗室(2)与风腔室(3)之间设有多孔分布板(4);净化罐(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布风器(5);风洗室(2)的侧壁上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6),风洗室(2)的侧壁下部设有活性炭排料口(7);净化罐(1)的顶部设有排烟通道(L1);/n其中,净化罐(1)的高度为4~25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净化罐(1);净化罐(1)内的上部设有风洗室(2),下部设有风腔室(3);风洗室(2)与风腔室(3)之间设有多孔分布板(4);净化罐(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布风器(5);风洗室(2)的侧壁上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6),风洗室(2)的侧壁下部设有活性炭排料口(7);净化罐(1)的顶部设有排烟通道(L1);
其中,净化罐(1)的高度为4~2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净化罐(1)的活性炭进料口(6)分别与活性炭输送管道(L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活性炭输送管道(L2)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罐(1)包括并联设置的普通净化罐(101)和高温净化罐(102);其中:普通净化罐(101)内通过底部风机和中心布风器布入空气来净化粉尘,高温净化罐(102)内则通过底部风机和中心布风器布入氮气来净化粉尘;普通净化罐(101)用于温度小于等于165℃的活性炭进入,高温净化罐(102)用于温度大于165℃的活性炭进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顶部排烟通道(L1)的烟气出口位置,还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顶部排烟通道(L1)的烟气出口位置,还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9)。


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的活性炭排料口(7)处还设有星型卸料阀(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的活性炭排料口(7)处还设有星型卸料阀(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顶部的排烟通道(L1)上,且位于粉尘浓度检测装置(9)的上游位置还设有筛板(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净化罐(1)顶部的排烟通道(L1)上,且位于粉尘浓度检测装置(9)的上游位置还设有筛板(1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筛板(11)的孔径为1.4~3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筛板(11)的孔径为1.5~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3、6、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2~1.2%。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2~1.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荣耀李俊杰魏进超王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