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包括涡轮杯体、涡轮底座、涡芯和涡帽,所述涡轮杯体坐嵌于涡轮底座上,涡芯呈倒凸形竖直置于涡轮杯体内,涡轮杯口上设置有涡帽;涡轮杯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污主管,所述涡轮杯体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涡轮底座的楔形底部设置有排污辅管;排污主管上套接单口软管,所述单口软管的管体上沿管体横向连通设置有扁平舌形开口软管,单口软管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连通呈F形管体。双涡芯双分离通道,分离速度快,颗粒大小分离分明,分离效率高;配合舌形软管对水流压力进行减压以实现水流缓冲区的作用消减水流压力降低流速达到静音的效果,旋拧涡帽即可取出窝芯进行清洗处理,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污染物净化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污染物净化方面发展的很迅速,特别是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发展较为成熟,但小型化、家用商品化的水污染物净化处理方面的产品则发展的较缓慢,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可以对含有颗粒污染物的水进行分离处理的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同时为适用于商业产品的推广,其污水处理功的装置能附加在家用产品中,这就需要小型化高效率、清洗方便的污水处理装置才能实施;在用于商品化的产品中还需要解决水流流噪音的问题,因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含有颗粒物污水的过程中由于水压大水流流速过快会产生水流噪音,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避免噪音给产品带来影响消费者使用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采用涡轮分离的方式进行污染颗粒物分离,双涡芯双分离通道,分离效率高,同时配合舌形软管对水流压力进行减压以实现水流缓冲区的作用消减水流压力降低流速达到静音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包括涡轮杯体、涡轮底座、涡芯和涡帽,所述涡轮杯体底部呈倒锥形坐嵌于涡轮底座上,所述涡芯呈倒凸形竖直置于涡轮杯体内,所述涡轮底座底部呈楔形,所述涡轮杯体的顶端设置有涡轮杯口,所述涡轮杯口上设置有涡帽;所述涡轮杯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污主管,所述涡轮杯体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涡轮底座的楔形底部设置有排污辅管;所述排污主管上套接单口软管,所述单口软管的管体上沿管体横向连通设置有扁平舌形开口软管,所述单口软管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连通呈F形管体。所述涡轮杯体内壁上部环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环孔上设置有L形环槽,所述涡轮杯体的底部设置有U形环槽,所述U形环槽的外侧涡轮杯体的底部换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涡芯呈倒凸形圆筒状穿设于支撑环的环孔内,且涡芯的凸台环卡嵌环孔的L形环槽上,所述涡芯的圆筒底边嵌置于U形环槽内。所述涡轮底座的座口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槽,所述环形密封圈槽内嵌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涡轮杯体的底部顶置在涡轮底座的环形密封圈上。所述涡芯呈筒状,包括内筒、外筛筒、壁环和透水圆筒,所述外筛筒筒体比内筒的筒体长,所述外筛筒的筒面上布设有若干个筛孔,所述外筛筒与内筒相套设,且两套筒的顶端顶置设置有壁环,所述壁环的上环面与透水圆筒固接。所述壁环为环形扁平状且中间设有环孔,所述外筛筒的顶端与壁环的下环面的固接,且固接在壁环下环面的中环线上,所述内筒的顶端与壁环的环孔固接;所述壁环的上环面环设透水圆筒,所述透水圆筒的圆心与内筒的圆心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透水圆筒的筒壁上环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涡轮杯体顶部设置有涡轮杯口,且涡轮杯口的外口壁设有螺纹,所述涡轮杯口通过螺纹与涡帽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涡芯双分离通道,分离速度快,颗粒大小分离分明,分离效率高;2、配合舌形软管对水流压力进行减压以实现水流缓冲区的作用消减水流压力降低流速达到静音的效果。3、涡轮杯体与窝芯非整体设计,旋拧涡帽即可取出窝芯进行清洗处理,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涡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涡轮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涡轮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涡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窝芯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涡轮杯体1、涡轮底座2、涡芯3、涡帽4、单口软管5、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涡轮杯口10、排污主管11、进水管12、排污辅管13、座口20、环形密封圈槽21、环形密封圈22、筛孔23、支撑环24、环孔25、L形环槽26、U形环槽27、通孔28、内筒30、外筛筒31、壁环32、透水圆筒33、透水孔34、环孔35、螺纹1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包括涡轮杯体1、涡轮底座2、涡芯3和涡帽4,所述涡轮杯体1底部呈倒锥形坐嵌于涡轮底座2上,所述涡芯3呈倒凸形竖直置于涡轮杯体1内,所述涡轮底座2底部呈楔形,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端设置有涡轮杯口10,所述涡轮杯口10上设置有涡帽4;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污主管11,用于排出含有较大颗粒污物的水流;所述涡轮杯体1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涡轮底座2的楔形底部设置有排污辅管13,用于排出分离后较细小的颗粒污物的水流排出;所述排污主管11上套接单口软管5,所述单口软管5的管体上沿管体横向连通设置有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所述单口软管5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连通呈F形管体,由排污主管11流入的水流经单口软管5由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的扁平管口流出;所述单口软管5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为橡胶材质。所述涡轮杯体1内壁上部环设有支撑环24,所述支撑环24的环孔25上设置有L形环槽26,所述涡轮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U形环槽27,所述U形环槽27的外侧涡轮杯体1的底部换设有若干个通孔28;所述涡芯3呈倒凸形圆筒状穿设于支撑环24的环孔25内,且涡芯3的凸台环卡嵌环孔25的L形环槽26上,所述涡芯3的圆筒底边嵌置于U形环槽27内。所述涡轮底座2的座口20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槽21,所述环形密封圈槽21内嵌置有环形密封圈22,所述涡轮杯体1的底部顶置在涡轮底座2的环形密封圈22上,防止涡轮底座2内的水流溢出;所述涡芯3呈筒状,包括内筒30、外筛筒31、壁环32和透水圆筒33,所述外筛筒31筒体比内筒30的筒体长,所述外筛筒31的筒面上布设有若干个筛孔23,所述外筛筒31与内筒30相套设,且两套筒的顶端顶置设置有壁环32,所述壁环32的上环面与透水圆筒33固接。所述壁环32为环形扁平状且中间设有环孔35,所述外筛筒31的顶端与壁环32的下环面的固接,且固接在壁环32下环面的中环线上,所述内筒30的顶端与壁环32的环孔35固接;所述壁环32的上环面环设透水圆筒33,所述透水圆筒33的圆心与内筒30的圆心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透水圆筒33的筒壁上环设有若干个透水孔34,方便水流从透水孔34中透出进入排污主管11;所述涡轮杯体1顶部设置有涡轮杯口10,且涡轮杯口10的外口壁设有螺纹101,所述涡轮杯口10通过螺纹101与涡帽4相配合。实施方式:含有污染颗粒物较大压力的水流由进水管12进入涡轮杯体1内,由于进入涡轮分离装置2的水流流速较快,受涡轮杯体1内涡芯3的影响形成涡流,水流围绕涡芯3的外筛筒31外壁形成上升涡流,受涡流的向心力作用水流中的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包括涡轮杯体(1)、涡轮底座(2)、涡芯(3)和涡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杯体(1)底部呈倒锥形坐嵌于涡轮底座(2)上,所述涡芯(3)呈倒凸形竖直置于涡轮杯体(1)内,所述涡轮底座(2)底部呈楔形,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端设置有涡轮杯口(10),所述涡轮杯口(10)上设置有涡帽(4);/n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污主管(11),所述涡轮杯体(1)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涡轮底座(2)的楔形底部设置有排污辅管(13);/n所述排污主管(11)上套接单口软管(5),所述单口软管(5)的管体上沿管体横向连通设置有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所述单口软管(5)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连通呈F形管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包括涡轮杯体(1)、涡轮底座(2)、涡芯(3)和涡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杯体(1)底部呈倒锥形坐嵌于涡轮底座(2)上,所述涡芯(3)呈倒凸形竖直置于涡轮杯体(1)内,所述涡轮底座(2)底部呈楔形,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端设置有涡轮杯口(10),所述涡轮杯口(10)上设置有涡帽(4);
所述涡轮杯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污主管(11),所述涡轮杯体(1)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涡轮底座(2)的楔形底部设置有排污辅管(13);
所述排污主管(11)上套接单口软管(5),所述单口软管(5)的管体上沿管体横向连通设置有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所述单口软管(5)与扁平舌形开口软管(6)连通呈F形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杯体(1)内壁上部环设有支撑环(24),所述支撑环(24)的环孔(25)上设置有L形环槽(26),所述涡轮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U形环槽(27),所述U形环槽(27)的外侧涡轮杯体(1)的底部换设有若干个通孔(28);所述涡芯(3)呈倒凸形圆筒状穿设于支撑环(24)的环孔(25)内,且涡芯(3)的凸台环卡嵌环孔(25)的L形环槽(26)上,所述涡芯(3)的圆筒底边嵌置于U形环槽(2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芯静音分离水污染物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底座(2)的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周淑娜,黄天真,刘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久之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