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碰撞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09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公开了非接触碰撞玩具,包括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一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一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二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二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旋转的轨迹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重合的第二磁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允许使用者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执行碰撞玩具有节奏运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碰撞玩具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非接触碰撞玩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同类“碰撞”型玩具是一种儿童玩具,它允许一对硬塑料球绕一根绳子或一根轴旋转。移动的第一个球的旋转运动与静止的第二个球接触。第一个球的动量被传递给第二个球,使第二个球绕轴旋转以接触第一个球。通过反复地做这个动作,可以达到有节奏的动作和噪音。使用者可以通过摇动手柄来传递动作。第一个球和第二个球相互撞击所产生的声音使这个玩具得名。例如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碰撞球玩具(CN202605736U),其就是通过一对硬塑料球绕一根绳子或一根轴来实现旋转,然后通过两个球体的撞击产生具有节奏的声音。虽然现有的碰撞玩具适合其预期用途,但仍需要改进,尤其是在提供一种不会发出声音的非接触碰撞玩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声的非接触碰撞玩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接触碰撞玩具,包括主轴,主体还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一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一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二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二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旋转的轨迹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重合的第二磁性件。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本体旋转时相互施加相反的力。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磁性件具有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当第一本体朝向第二本体旋转时,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正极朝向第二磁性件的第二正极。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旋转至所述第二本体的距离内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相互施加相反的力,使第二本体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本体停止运动。作为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把手。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与主轴同轴。作为优选的,把手的一端设有一连接件。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为吸盘。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一端的第一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轴另一端的第二端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具有能够让用户将非接触碰撞玩具放在拇指和手指之间的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允许使用者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执行碰撞玩具有节奏运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方向的结构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方向的结构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运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运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本体部分的结构拆解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本体部分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变形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8所示,本技术的非接触碰撞玩具,包括主轴1,主体还包括:第一臂2,第一臂2与主轴1转动连接,使第一臂3能够绕着主轴1旋转,第一臂2具有与主轴1间隔开的第一本体3,第一本体3内设有用于响应用户晃动非接触碰撞玩具而重复停止和旋转动作的第一磁性件4。第二臂5,第二臂5与主轴1转动连接,使第二臂5能够绕着主轴1旋转,第二臂5具有与主轴1间隔开的第二本体6,第二本体6内设有旋转的轨迹能够与第一磁性件4对应重合的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7能够用于响应用户晃动非接触碰撞玩具而重复停止和旋转动作。第一磁性件4通过封装方式设置在第一本体3中,第二磁性件7亦通过封装方式设置在第二本体6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7在第一本体3朝向第二本体6旋转时相互施加相反的力。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磁性件4具有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第二磁性件7具有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当第一本体3朝向第二本体6旋转时,第一磁性件4的第一正极朝向第二磁性件7的第二正极。其中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7为圆柱形。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本体3旋转至第二本体6的距离内时,通过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7所相互施加相反的力,使第二本体6移动并且第一本体3停止运动。作为一种实施例,主轴1的一端设有把手8,把手8与主轴1同轴,把手8一端设有一连接件9,该连接件9为吸盘。方案中的把手8可由合适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木材或金属材质。类似地,主轴1可以由聚合物、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主轴1可以定义为一旋转轴。如图9所示的,作为一种变形,还包括设置在主轴1一端的第一端盖10,以及设置在主轴1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1。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11具有能够让用户将非接触碰撞玩具放在拇指和手指之间的间距。结合附图1-8所示,非接触碰撞玩具的操作方法:首先,绕主轴1旋转第一臂2,第一臂2具有第一磁性件4。当第一臂2旋转时,保持第二臂5相对于主轴1基本静止,第二臂5具有第二磁性件7。当第一磁性件4在第二磁性件7的距离内旋转时,对第二磁性件7施加第一力。当第一磁性件4在第二磁性件7的距离内旋转时,对第一磁性件4施加第二力。在第二个力的作用下停止第一磁性4件的旋转运动,以及在第一个力的作用下绕主轴1旋转第二磁性件7。当第二磁性件7在第一磁性件4的距离内旋转时,对第二磁性件7施加第三力;当第二磁性件7在第一磁性件4的距离内旋转时,对第一磁性件4施加第四力;在第三个力的作用下停止第二磁性件7的旋转运动,以及在第四个力的作用下绕主轴1旋转第一磁性件4。作为一种实施例,本技术的非接触碰撞玩具的第一臂2和第二臂5分别包括第一部分22A和第一部分52A。第一部分22A和第一部分52A的端部设置有钩部221A和钩部521A,钩部221A和钩部521A呈为C字形,并松散地安装在主轴1的轴身周围。作为一种实施例,钩部221A和钩部521A是一个圆形体,钩部221A和钩部521A上形成有一个孔,孔的大小适合转动连接主轴1。钩部221A和钩部521A之间设有垫圈222。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臂2和第二臂5进一步包括第二部分22B和第二部分52B,第二部分22B和第二部分52B的一端包括钩部221B和钩部521B。钩部221B和钩部521B通常为C形并且松散地围绕主轴1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钩部221B和钩部521B是一个圆形体,钩部221B和钩部521B上形成有一个孔,孔的大小适合转动连接主轴1。钩部221B和钩部521B之间设有垫圈222。在实施例中,一盖构件12设置在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接触碰撞玩具,包括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一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一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磁性件;/n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二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二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旋转的轨迹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重合的第二磁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4 US 62/8781011.非接触碰撞玩具,包括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一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一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磁性件;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使第二臂能够绕着所述主轴旋转,所述第二臂具有与所述主轴间隔开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旋转的轨迹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重合的第二磁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碰撞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本体旋转时相互施加相反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碰撞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性件具有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当第一本体朝向第二本体旋转时,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正极朝向第二磁性件的第二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伊夫斯德鲁泽克尔克里斯汀伊夫斯克里泽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全小能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