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06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底座顶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训练管,训练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球,训练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底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导气管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进气口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吹气管,吹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气口,导气管顶部的中央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内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训练量的大小,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了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训练装置是一种康复用辅助训练器材,人在正常呼吸时会用到横膈膜和外肋间肌,当用力吸气时还会利用到斜方肌以及斜角肌的协助,当患者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时,这些肌肉的发力就会收到病变的影响,在康复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使这些肌肉恢复,就需要用到呼吸训练装置来增加呼吸肌强度和耐受度,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常拥有三个并排的训练管,随着患者吹气的多少,训练管内的小球会依次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飘起,但病人在恢复的过程中,肺活量往往没有正常人那么大,因此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训练量的大小,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无法根据病人的情况对训练量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病人在吹气的过程中,会将口水等吹入装置内,不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具备能够根据病人情况调节训练量的大小,便于医护人员对装置进行清理等优点,解决了训练量的大小无法根据病人情况进行调节,不方便医护人员对装置进行清理的问题。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训练管,所述训练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球,所述训练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底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导气管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进气口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气口,所述导气管顶部的中央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连接杆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部的中央开设有限位槽。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中训练管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训练管通过螺纹槽与螺纹管相连接,所述小球的底部与螺纹管的顶部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训练管能够通过螺纹槽与螺纹管之间的螺纹连接从底座上拆卸下来。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中训练管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管的底部活动插接与连接槽的内部且连接管的形状大小与连接槽的形状大小相契合,该结构设置,限定了导气管与训练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导气管与训练管之间相互连通。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中密封塞的整体由橡胶制成且密封塞的形状大小与连接管的形状大小相契合,所述密封塞的位置位于导气管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塞移动到连接管的内部后,能够将连接管的内部密封住,从而对训练管起到封闭的作用。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中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连接杆的表面和连接框的内壁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弹簧能够带动连接杆和密封塞向上移动,使密封塞能够快速与连接管分离,简化了该装置的操作难度。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中限位槽顶部正面和背面的中央均贯穿限位板的顶部,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大小与连接块的形状大小相契合,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限位槽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对连接杆和密封塞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连接杆和密封塞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和密封塞,配合连接槽和连接管,使得该装置能够通过连接杆将密封塞塞入连接管中,从而对连接管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从导气管进入的气体不再经过被封住的连接管,进而对训练管起到封闭的效果,从而达到对训练量大小的调节作用,通过设置的螺纹管,配合训练管底部开设的螺纹槽,使得该装置能够从底座上拆卸下了,便于医护人员对该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和消毒。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弹簧,配合限位板和限位槽,使得该装置能够通过利用连接块卡入限位槽内的方法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连接杆和密封塞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当连接块与限位槽分离后,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简化了该装置的操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训练管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气管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管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螺纹管;3、训练管;31、连接槽;32、螺纹槽;33、小球;4、导气管;41、进气口;42、连接管;5、吹气管;51、吹气口;6、密封板;61、连接框;7、连接杆;71、密封塞;72、弹簧;73、连接块;8、限位板;8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7,本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底座1顶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训练管3,训练管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球33,训练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导气管4,导气管4底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41,导气管4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2,进气口41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吹气管5,吹气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气口51,导气管4顶部的中央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密封板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1,连接框61内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71,连接杆7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连接框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内部的中央开设有限位槽81。训练管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螺纹槽32,训练管3通过螺纹槽32与螺纹管2相连接,小球33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训练管(3),所述训练管(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球(33),所述训练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导气管(4),所述导气管(4)底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41),所述导气管(4)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2),所述进气口(41)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吹气管(5),所述吹气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气口(51),所述导气管(4)顶部的中央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1),所述连接框(61)内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71),所述连接杆(7)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所述连接框(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内部的中央开设有限位槽(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训练管(3),所述训练管(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球(33),所述训练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导气管(4),所述导气管(4)底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41),所述导气管(4)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2),所述进气口(41)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吹气管(5),所述吹气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气口(51),所述导气管(4)顶部的中央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1),所述连接框(61)内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71),所述连接杆(7)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所述连接框(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内部的中央开设有限位槽(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管(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螺纹槽(32),所述训练管(3)通过螺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