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97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包括盒体和分离器;所述盒体包括第一盒体部和第二盒体部,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下端面连接并形成连接折痕;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包括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所述第一半取针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的内壁处;所述第二半取针圈通过插拔机构与所述第二盒体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尺寸和型号的胰岛素笔;并且无需任何器具就能便捷地将注射过的针头从胰岛素笔上取下并收集,大大降低了针尖刺伤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
技术介绍
胰岛素笔是一种胰岛素注射装置,大小与钢笔相近,胰岛素以笔芯的方式放在笔中,胰岛素笔前端安置针头才可进行胰岛素注射,注射结束后将胰岛素笔取下,再次注射时重新安置针头,在取出针头时,由于注射针短而细,常规的取法是采用徒手或借助于钳具才能取出,然而,传统的取针方式为手指去转胰岛素针头的螺纹处将用过的针头取下,这样风险比较高,特别是注射人次多,夜班的时候,手忙脚乱容易被扎伤,极易刺伤操作人员的手指,为身体带来一定的医疗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包括盒体和分离器;所述盒体包括第一盒体部和第二盒体部,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下端面连接并形成连接折痕;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半圆通孔,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半圆通孔;所述第一半圆通孔与所述第二半圆通孔合围形成取针孔;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包括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所述第一半取针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的内壁处;所述第二半取针圈通过插拔机构与所述第二盒体部活动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拔机构包括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取针圈,另一端连接手持部;所述拨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杆移动的限位机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盒体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套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插销的底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设置有卡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杆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卡齿卡接配合的卡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取针圈的内圈和所述第二半取针圈的内圈设置有与胰岛素针头的凸棱相互配合的止动条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上端面设有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块和呈半圆形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上端面;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部上端面;所述卡块具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卡块的上部设有拔块。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分离器是由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构成,可以根据胰岛素笔的尺寸调节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之间的间距,因此适合各种尺寸和型号的胰岛素笔;并且无需任何器具就能便捷地将注射过的针头从胰岛素笔上取下并收集,大大降低了针尖刺伤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插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盒体;11、第一盒体部;111、第一半圆通孔;12、第二盒体部;121、第二半圆通孔;13、连接折痕;14、取针孔;15、卡扣机构;151、卡块;152、凸起;153、凹槽;154、拔块;20、分离器;21、第一半取针圈;211、止动条纹;22、第二半取针圈;23、连接杆;24、插拔机构;241、拨杆;242、手持部;243、卡槽;25、限位机构;251、壳体;252、插销;253、压缩弹簧;254、卡板;255、卡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插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包括盒体10和分离器20;所述盒体10包括第一盒体部11和第二盒体部12,所述第一盒体部1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盒体部12的下端面连接并形成连接折痕13;所述第一盒体部1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半圆通孔111,所述第二盒体部12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半圆通孔121;所述第一半圆通孔111与所述第二半圆通孔121合围形成取针孔14;所述分离器20设置于所述盒体10内部,包括第一半取针圈21和第二半取针圈22;所述第一半取针圈21通过连接杆2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11的内壁处;所述第二半取针圈22通过插拔机构24与所述第二盒体部12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拔机构24包括拨杆241,所述拨杆2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取针圈22,另一端连接手持部242;所述拨杆24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杆241移动的限位机构25。结合附图的图4所示,所述限位机构25包括壳体251,所述壳体251与所述第二盒体部1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51内部套设有插销252,所述插销252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253,所述插销252的底部设置有卡板254,所述卡板254设置有卡齿255。进一步地,所述拨杆241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卡齿255卡接配合的卡槽243。结合附图的图2所述,所述第一半取针圈21的内圈和所述第二半取针圈22的内圈设置有与胰岛素针头的凸棱相互配合的止动条纹211。结合附图的图3和图5所示,所述盒体10的上端面设有卡扣机构15;所述卡扣机构15包括卡块151和呈半圆形的凸起152;所述凸起152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部11的上端面;所述卡块151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部12上端面;所述卡块151具有与所述凸起152配合连接的凹槽153;所述卡块151的上部设有拔块15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胰岛素注射完后,通过移动拨杆241调节第二半取针圈22以使与胰岛素笔的针头尾部尺寸相适应,然后将胰岛素笔的针头插入至第一半取针圈21和第二半取针圈22之间,然后通过向内移动拨杆241使得针头尾部卡于第一半取针圈21和第二半取针圈22内并且使得止动条纹211与针头的凸棱相配合,再按下插销252,防止拨杆241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半取针圈22固定牢固,通过旋转胰岛素笔的方式使针头从胰岛素笔上旋下,然后向上拔动插销252并且向外拉动拨杆241以使针头掉落在盒体内,以此完成针头的分离与收集,当收集的针头达到一定数量时,送至指定处理地点,然后通过拨动拔块154,使得第一盒体部11与第二盒体部12分离,胰岛素笔的针头自由掉落,完成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分离器;所述盒体包括第一盒体部和第二盒体部,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下端面连接并形成连接折痕;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半圆通孔,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半圆通孔;所述第一半圆通孔与所述第二半圆通孔合围形成取针孔;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包括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所述第一半取针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的内壁处;所述第二半取针圈通过插拔机构与所述第二盒体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分离器;所述盒体包括第一盒体部和第二盒体部,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下端面连接并形成连接折痕;所述第一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半圆通孔,所述第二盒体部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半圆通孔;所述第一半圆通孔与所述第二半圆通孔合围形成取针孔;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包括第一半取针圈和第二半取针圈;所述第一半取针圈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的内壁处;所述第二半取针圈通过插拔机构与所述第二盒体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机构包括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取针圈,另一端连接手持部;所述拨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杆移动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针刺伤的胰岛素针头简易分离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滢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