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96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包括内置有主体内件的主体外壳和连接座,所述主体内件的实心主体头部塞入所述主体外壳的输入口内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主体内件与所述主体外壳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座连通的混合腔,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连接有一支体外壳,所述支体外壳的轴线与所述主体外壳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体外壳内置有支体内件,实心支体头部并塞入所述支体外壳的外接口内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内腔内的药液通过所述连接口进入所述混合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相连接的主体外壳和支体外壳内分别设置具有弹性的主体内件和支体内件形成双头的正压连接头,使得连接件可以至少同时稳定持续输入两种药液,以满足不同的输液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注射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输液时,一般通过接头将进入人体静脉内的静脉留置针或留置导管与药液注射设备互相连接,从而实现加药等操作。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留置针,一般会配套使用一个将留置针和输液吊瓶相连起来的正压连接件。正压连接件一头连于留置针的导管上,一头连接于输液吊瓶的导管上,这样使得换药时直接更换输液吊瓶和与输液吊瓶连接的导管即可,不需要更换正压连接件和留置针,减少了不必要的更换流程,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患者少受痛苦。现有技术中,正压连接件很多仅具有一个输液口,无法外接其他药液。而可外接药液的正压连接件如中国专利201620957245.8揭示的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及留置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中空空腔、用于围成所述中空空腔的主体部,所述外壳还包括一以锐角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上的支体部。支体部也具有中空空腔,用于向外壳内部输送药液。现有的正压连接件大多具有这样结构,但支体部无法与其他输液器械紧密连接,需要医护人员使用针管等输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和连接座(3),所述主体外壳(1)内设置有一与其长度一致且具有弹性的主体内件(2),所述主体内件(2)的实心主体头部(21)塞入所述主体外壳(1)的输入口(11)内形成密封结构,其中空的主体杆部(22)与连接座(3)固接,所述主体内件(2)与所述主体外壳(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座(3)连通的混合腔(100),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通过连接口(6)连接有一具有中空内腔(200)的支体外壳(4),所述支体外壳(4)的轴线与所述主体外壳(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体外壳(4)内置有具有弹性的支体内件(5),所述支体内件(5)的支体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和连接座(3),所述主体外壳(1)内设置有一与其长度一致且具有弹性的主体内件(2),所述主体内件(2)的实心主体头部(21)塞入所述主体外壳(1)的输入口(11)内形成密封结构,其中空的主体杆部(22)与连接座(3)固接,所述主体内件(2)与所述主体外壳(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座(3)连通的混合腔(100),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通过连接口(6)连接有一具有中空内腔(200)的支体外壳(4),所述支体外壳(4)的轴线与所述主体外壳(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体外壳(4)内置有具有弹性的支体内件(5),所述支体内件(5)的支体头部(51)为实心并塞入所述支体外壳(4)的外接口(41)内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支体内件(5)的支体杆部(52)内部中空,所述内腔(200)内的药液通过所述连接口(6)进入所述混合腔(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头部(51)和所述支体杆部(5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开口逐渐向外扩大的缺口(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头部(51)和所述支体杆部(52)的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双层密封圈(55),所述双层密封圈(55)的上层密封圈外径小于其下层密封圈的外径,所述双层密封圈(55)与所述外接口(41)的底部边缘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正压无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头部(5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单层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雷赵峰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