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93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包括:复位导丝和复位重锤。复位重锤呈柱状,复位重锤包括呈圆锥形的第一导向端和第二导向端,第二导向端与复位导丝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复位导丝带动复位重锤在腹膜透析导管内移动,复位重锤在第一导向端的作用下容易进入腹膜透析导管内,利用复位重锤的重力大于腹腔液浮力的特点,使复位重锤带动漂管重新下沉到腹腔液中。当复位重锤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时,第二导向端便于将复位重锤反向拉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常用而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即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即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腹膜透析导管插入人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漂管的问题。而现有的漂管复位器又存在操作复杂,不易实施,复位器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不易拉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位漂管存在的操作复杂,不易实施,复位器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不易拉回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包括:复位导丝和复位重锤。复位重锤呈柱状,复位重锤包括呈圆锥形的第一导向端和第二导向端,第二导向端与复位导丝连接。本技术的复位器通过复位导丝将复位重锤伸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通过复位重锤的重力对发生漂管的腹膜透析导管进行复位,使腹膜透析导管进入到腹腔液内。第一导向端便于复位重锤伸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同时,复位重锤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时,第二导向端便于将复位重锤反向拉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复位器的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容易实施。进一步地,上述复位导丝与所述第二导向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螺旋导丝。本技术的螺旋导丝呈螺旋结构,受到复位重锤的拉力时作出相应的轴向拉伸,并且具有挠度大的特点,匹配复位重锤的变形。进一步地,上述螺旋导丝与所述第二导向端的圆锥顶端连接。本技术在复位重锤意外进入人体腹腔需要拉回时,以及将复位重锤从腹膜透析导管中拉出时,便于第二导向端更好的进行导向。进一步地,上述螺旋导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端和复位导丝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复位重锤的外侧壁设有导气槽,导气槽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向端和第二导向端。本技术的导气槽用于残留在腹膜透析导管中的气体通过,避免对复位重锤的移动造成阻力,还能避免腹膜透析导管中的气体过度进入腹腔内。进一步地,上述复位导丝上设有固定夹。本技术的固定夹用于将复位导丝与腹膜透析导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复位导丝的过度伸入而导致复位重锤进入到患者的腹腔中。进一步地,上述复位导丝上设有刻度线。本技术的复位导丝的表面设有刻度线,方便参考腹膜透析导管的长度从而判定复位重锤伸入腹膜透析导管的深度,避免复位导丝的过度伸入而导致复位重锤进入到患者的腹腔中。进一步地,上述复位导丝远离复位重锤的一端设有拉环。本技术的复位导丝远离复位重锤的一端设有拉环,方便通过拉环带动复位导丝进行移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复位导丝带动复位重锤在腹膜透析导管内移动,复位重锤在第一导向端的作用下容易进入腹膜透析导管内,利用复位重锤的重力大于腹腔液浮力的特点,使复位重锤带动漂管重新下沉到腹腔液中。当复位重锤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时,第二导向端便于将复位重锤反向拉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2)本技术在达到复位漂管的目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轻松,容易实施的特点。(3)本技术的复位重锤伸入腹膜透析导管的深度可控,避免复位导丝的过度伸入而导致复位重锤进入到患者的腹腔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位导丝;2-复位重锤;11-螺旋导丝;12-刻度线;13-固定夹;14-拉环;21-第一导向端;22-导气槽;23-第二导向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包括:复位导丝1和复位重锤2。复位重锤2呈柱状,便于伸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复位重锤2的其中一端为第一导向端21,第一导向端21呈圆锥形,第一导向端21在复位重锤2伸入腹膜透析导管时进行导向。复位重锤2的另一端为第二导向端23,第二导向端23也呈圆锥形,当复位重锤2意外进入到人体腹腔中需要拉回,或者将复位重锤2从腹膜透析导管中拉出时,第二导向端23起到导向的作用。复位重锤2的外侧壁设有导气槽22,导气槽22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导向端21和第二导向端23,并与复位重锤2的轴向方向平行,方便残留在腹膜透析导管中的气体通过导气槽22流通,避免对复位重锤2的移动造成阻力,还能避免腹膜透析导管中的气体过度进入腹腔内。复位导丝1与复位重锤2的连接处设有螺旋导丝11,螺旋导丝11呈螺旋结构,受到复位重锤2的拉力时作出相应的轴向拉伸,同时具有挠度大的特点,匹配复位重锤2的变形。螺旋导丝11与第二导向端23的圆锥顶端连接,在复位重锤2意外进入人体腹腔需要重新拉回时,以及将复位重锤2从腹膜透析导管中拉出时,第二导向端23更好的进行导向。螺旋导丝11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导向端23固定连接,螺旋导丝11的另外一端与复位导丝1固定连接。复位导丝1上设有刻度线12,方便参考腹膜透析导管的长度从而判定复位重锤2伸入腹膜透析导管的深度。复位导丝1上设有固定夹13,通过夹紧固定夹13,方便将复位导丝1固定在腹膜透析导管上,避免复位导丝1的过度伸入而导致复位重锤2进入到患者的腹腔中。复位导丝1远离复位重锤2的一端设有拉环14,方便通过拉环14带动复位导丝1进行移动。本技术的操作过程:(1)将复位重锤2通过复位导丝1伸入到腹膜透析导管中;(2)夹紧固定夹13,以刻度线12和腹膜透析导管的长度作为参考,通过拉环14调整复位重锤2到漂管的相应位置;(3)复位重锤2通过自身重力带动漂管下沉到腹腔液中;(4)通过拉环14将复位导丝1和复位重锤2从腹膜透析导管中拉出。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导丝(1)和复位重锤(2);/n所述复位重锤(2)呈柱状,所述复位重锤(2)包括均呈圆锥形的第一导向端(21)和第二导向端(23),所述第二导向端(23)与所述复位导丝(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导丝(1)和复位重锤(2);
所述复位重锤(2)呈柱状,所述复位重锤(2)包括均呈圆锥形的第一导向端(21)和第二导向端(23),所述第二导向端(23)与所述复位导丝(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导丝(1)与所述第二导向端(23)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螺旋导丝(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丝(11)与所述第二导向端(23)的圆锥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腹膜透析漂管的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丝(11)的两端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