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88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活动安装在杯体的上部,杯体包括上杯体、分隔层和下杯体,分隔层的顶部与上杯体活动卡接,分隔层的底部与下杯体固定连接,上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孔,上杯体底部环绕设置有插槽,分隔层的上侧设置有插板,插板环绕设置在分隔层的边缘,插板卡接在插槽内,分隔层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一弧形孔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孔,下杯体内存放有用于消毒的液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痰液进行收集且便于观察,能够防止通过痰液造成的间接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
技术介绍
临床上,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一般都存在咳嗽、吐痰现象,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有些甚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生活中病人往往将痰液吐在纸上,扔入垃圾桶中,或者吐在痰盂罐内,这样痰液很容易漂浮于空气中感染健康的人,而护理人员也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清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存在卫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痰液进行收集且便于观察,能够防止通过痰液造成的间接感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活动安装在杯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杯体包括上杯体、分隔层和下杯体,分隔层的顶部与上杯体活动卡接,分隔层的底部与下杯体固定连接,上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孔,上杯体底部环绕设置有插槽,分隔层的上侧设置有插板,插板环绕设置在分隔层的边缘,插板卡接在插槽内,分隔层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一弧形孔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孔,下杯体内存放有用于消毒的液体;本品为一次性使用结构,通过存放在下杯体的消毒液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当痰液收集到一定量时重新更换,使用时打开杯盖,将痰液吐在上杯体内,然后关闭杯盖后旋转分隔层,使分隔层上的第二弧形孔与第一弧形孔对齐,插板的设置使分隔层能够在受力后相对于上杯体旋转却不会与上杯体分离,痰液全部进入下杯体后旋转分隔层使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错开,由于消毒液一般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对病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因此分隔层和挡板的设置能够在吐痰时将消毒液封闭起来,防止消毒液的气味向外扩散。进一步,杯盖包括盖板和提手,提手固定安装在盖板的顶部;通过提手方便取用。进一步,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上设置有外螺纹,上杯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安装柱与上杯体螺纹连接。进一步,挡板的上表面外高内低且向第一弧形孔处凹陷;便于痰液向下流动。进一步,分隔层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条状凸起;条状凸起增加了分隔层表面的摩擦力,由于分隔层的旋转通过手动操作,增加摩擦力能够使受力效果更好。进一步,下杯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底座能够增加整体的稳定性,防止杯体倾倒。进一步,上杯体和下杯体为透明结构;透明结构便于病人及医护人员观察痰液的量、色、质,还可以观察上杯体内的痰液是否全部流入下杯体中。进一步,插板顶部的尺寸大于插板下部的尺寸,插槽的尺寸与插板的尺寸相匹配;通过手动转动分隔板能够使插板沿插槽限定的区域进行旋转。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品为一次性使用结构,通过存放在下杯体的消毒液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当痰液收集到一定量时重新更换,使用时打开杯盖,将痰液吐在上杯体内,然后关闭杯盖后旋转分隔层,使分隔层上的第二弧形孔与第一弧形孔对齐,插板的设置使分隔层能够在受力后相对于上杯体旋转却不会与上杯体分离,痰液全部进入下杯体后旋转分隔层使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错开,由于消毒液一般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对病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因此分隔层和挡板的设置能够在吐痰时将消毒液封闭起来,防止消毒液的气味向外扩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痰液进行收集且便于观察,能够防止通过痰液造成的间接感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上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杯盖;3-上杯体;4-分隔层;5-下杯体;6-挡板;7-第一弧形孔;8-底座;9-消毒液;10-插板;11-第二弧形孔;12-盖板;13-提手;14-安装柱;15-外螺纹;16-内螺纹;17-条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盖2活动安装在杯体1的上部,杯体1包括上杯体3、分隔层4和下杯体5,分隔层4的顶部与上杯体3活动卡接,分隔层4的底部与下杯体5固定连接,上杯体3的底部设置有挡板6,挡板6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孔7,上杯体3底部环绕设置有插槽,分隔层4的上侧设置有插板10,插板10环绕设置在分隔层4的边缘,插板10卡接在插槽内,分隔层4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一弧形孔7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孔11,下杯体5内存放有用于消毒的液体;本品为一次性使用结构,通过存放在下杯体5的消毒液9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当痰液收集到一定量时重新更换,使用时打开杯盖2,将痰液吐在上杯体3内,然后关闭杯盖2后旋转分隔层4,使分隔层4上的第二弧形孔11与第一弧形孔7对齐,插板10的设置使分隔层4能够在受力后相对于上杯体3旋转却不会与上杯体3分离,痰液全部进入下杯体5后旋转分隔层4使第一弧形孔7和第二弧形孔11错开,由于消毒液9一般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对病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因此分隔层4和挡板6的设置能够在吐痰时将消毒液9封闭起来,防止消毒液9的气味向外扩散。杯盖2包括盖板12和提手13,提手13固定安装在盖板12的顶部;通过提手13方便取用。盖板1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柱14,安装柱14上设置有外螺纹15,上杯体3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6,安装柱14与上杯体3螺纹连接。挡板6的上表面外高内低且向第一弧形孔7处凹陷;便于痰液向下流动。分隔层4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条状凸起17;条状凸起17增加了分隔层4表面的摩擦力,由于分隔层4的旋转通过手动操作,增加摩擦力能够使受力效果更好。下杯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8,底座8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底座8能够增加整体的稳定性,防止杯体1倾倒。上杯体3和下杯体5为透明结构;透明结构便于病人及医护人员观察痰液的量、色、质,还可以观察上杯体3内的痰液是否全部流入下杯体5中。插板10顶部的尺寸大于插板10下部的尺寸,插槽的尺寸与插板10的尺寸相匹配;通过手动转动分隔板能够使插板10沿插槽限定的区域进行旋转。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品为一次性使用结构,通过存放在下杯体5的消毒液9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当痰液收集到一定量时重新更换,使用时打开杯盖2,将痰液吐在上杯体3内,然后关闭杯盖2后旋转分隔层4,使分隔层4上的第二弧形孔11与第一弧形孔7对齐,插板10的设置使分隔层4能够在受力后相对于上杯体3旋转却不会与上杯体3分离,痰液全部进入下杯体5后旋转分隔层4使第一弧形孔7和第二弧形孔11错开,由于消毒液9一般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对病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因此分隔层4和挡板6的设置能够在吐痰时将消毒液9封闭起来,防止消毒液9的气味向外扩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痰液进行收集且便于观察,能够防止通过痰液造成的间接感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活动安装在所述杯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分隔层和下杯体,所述分隔层的顶部与所述上杯体活动卡接,所述分隔层的底部与所述下杯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孔,所述上杯体底部环绕设置有插槽,所述分隔层的上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环绕设置在所述分隔层的边缘,所述插板卡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分隔层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第一弧形孔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孔,所述下杯体内存放有用于消毒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活动安装在所述杯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分隔层和下杯体,所述分隔层的顶部与所述上杯体活动卡接,所述分隔层的底部与所述下杯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孔,所述上杯体底部环绕设置有插槽,所述分隔层的上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环绕设置在所述分隔层的边缘,所述插板卡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分隔层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第一弧形孔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孔,所述下杯体内存放有用于消毒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盖板和提手,所述提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痰液收集处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灵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