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及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及传感器。
技术介绍
核黄素,即维生素B2(VB2),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核黄素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在核黄素的合成及其相关的食品、药品及保健品行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核黄素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质谱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检测周期长、样品处理繁琐、成本高等缺点。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以生物材料或者生物本身作为识别元件进行信号检测,具有仪器需求简单、灵敏度高、专一性好等优势。但是,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生物细胞与非生物表面之间接触面积的限制,阻碍其表面建立有效的电子传递界面。而生物纳米杂合细胞作为一种独特的与纳米粒子结合的细胞,同时具有细胞和材料的优良特性,并且电活性细菌与导电纳米粒子的结合通常会形成生物-纳米电子传递机制,可以提高电子传递速率和库伦效率。在特定电位控制条件下,希瓦氏菌可以在自身的富马酸钠还原酶的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希瓦氏菌种接种至培养基活化后加入到含有反应缓冲溶液的容器中;/n步骤(2)在所述步骤(1)的容器中加入无菌Fe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希瓦氏菌种接种至培养基活化后加入到含有反应缓冲溶液的容器中;
步骤(2)在所述步骤(1)的容器中加入无菌FeCl3溶液和无菌Na2S2O3溶液;
步骤(3)将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安装在所述容器中形成三电极系统;
步骤(4)在合成条件下,希瓦氏菌生成具有导电性的FeS纳米颗粒并覆盖于细胞表面形成电活性杂合细胞,所述电活性杂合细胞吸附于所述步骤(3)的工作电极上形成电活性杂合细胞生物膜,将所述三电极系统连接信号检测系统,形成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步骤(5)在所述步骤(4)得到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电极上加载外电压,向所述容器中加入希瓦氏菌的电子受体,然后再加入核黄素样品,检测并记录电流变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活化的希瓦氏菌加入到反应缓冲溶液中OD600值控制在0.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到步骤(3)中实验操作均应在厌氧环境下进行,且容器在杂合细胞生物膜的合成和核黄素检测过程中均保持厌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杂合生物膜的核黄素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阳春,杨雪瑾,王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