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86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灸装置,包括:支架、温灸盒和针灸针,温灸盒放置于支架的上端,针灸针沿竖直方向设置,针灸针的下端贯穿温灸盒的底部;其中,支架包括:上开口环架、下环架和若干竖架,上开口环架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结构,下环架呈环形结构,上开口环架通过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架设于下环架的正上方。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通过支架和温灸盒的配合避免了艾绒艾条在燃烧后意外落下或燃烧后的灰烬落下烫伤使用者的情况的发生,且安放于人体上简便稳定,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温灸治疗操作;通过温灸盖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先通过拉环使针体与穴位分离,并直接通过把手将整个温灸盖与温灸盒一同取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针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灸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艾灸和针刺结合使用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将艾绒或艾条固定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至穴位以使食疗效果更佳。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且能够有效缓解风湿疾患、肌肉关节疼痛、冷麻不仁和便溏腹胀等症状。然而现有的温针灸大多仍采用直接将再针体上固定艾条的方法,对于第一次尝试的人而言难免有烫伤的担忧,且一旦固定不牢极容易对被治疗者造成伤害,此外,在医护人员进行温针灸的取下时也存在着针体上留有温度不方便取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针灸装置,包括:支架、温灸盒和针灸针,所述支架的下端抵于患者的穴位的外缘,所述温灸盒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温灸盒呈上部敞开的盒体结构,所述针灸针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针灸针的下端贯穿所述温灸盒的底部并插设于所述穴位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上开口环架、下环架和若干竖架,所述上开口环架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下环架呈环形结构,且所述下环架采用柔性且导热性差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温灸盒和针灸针,所述支架的下端抵于患者的穴位的外缘,所述温灸盒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温灸盒呈上部敞开的盒体结构,所述针灸针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针灸针的下端贯穿所述温灸盒的底部并插设于所述穴位上;/n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上开口环架、下环架和若干竖架,所述上开口环架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下环架呈环形结构,且所述下环架采用柔性且导热性差的材料制成,所述上开口环架设于所述下环架的正上方,每一所述竖架均呈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杆状结构,每一所述竖架的上端均与所述上开口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架的下端均与所述下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温灸盒和针灸针,所述支架的下端抵于患者的穴位的外缘,所述温灸盒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温灸盒呈上部敞开的盒体结构,所述针灸针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针灸针的下端贯穿所述温灸盒的底部并插设于所述穴位上;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上开口环架、下环架和若干竖架,所述上开口环架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下环架呈环形结构,且所述下环架采用柔性且导热性差的材料制成,所述上开口环架设于所述下环架的正上方,每一所述竖架均呈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杆状结构,每一所述竖架的上端均与所述上开口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架的下端均与所述下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灸盒包括:盒体底板、围壁、限位环和若干水平杆,所述盒体底板的下表面的中部相对于外缘呈凸出设置,所述盒体底板的下表面的中部与所述上开口环架的内缘相匹配,所述围壁设于所述盒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围壁与所述盒体底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且所述限位环的中心轴正对所述盒体底板的中心设置,所述限位环呈环形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内缘略大于所述针灸针的上部的外缘,每一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限位环的外缘,每一所述水平杆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一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围壁的内侧,所述盒体底板的中心位置还开设有一插针孔,所述插针孔的内缘略大于所述针灸针的下部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柄的直径大于所述针体的直径,所述针体和所述针柄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针柄固定设置于所述针体的上端,所述针柄设置于所述限位环的内侧,所述针体设置于所述插针孔的内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芸曾小利薛开禄刘京玉杨彩屏何俊康薛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