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8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包括芯架、电机、斜心轴、摆动块、万向轴节、连杆、冲击轴和冲击轴套;电机和冲击轴套对应固定在芯架的两端,电机驱动斜心轴旋转,并经摆动块、万向轴节和连杆,驱动冲击轴沿冲击轴套做往复直线运动;其中:还设置一导正机构,该导正机构包括调心杆和轨道槽;调心杆锁固在冲击轴传动链中非旋转的运动部件上;轨道槽设置在芯架上,并约束调心杆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心杆和轨道槽配合,形成对冲击轴往复运动的约束,既保证各部件运动的灵活性,减少不必要的磨损,又解决加工和装配的难度。整体具有结构紧凑、运动配合灵活、噪音小且无扭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
:本技术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尤其是电机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的传动方案。
技术介绍
:现有筋膜枪是由传统偏心按摩锤演化而来,传动方案即是电机驱动偏心轮上的偏心轴旋转,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端受约束的冲击轴往复运动;直接驱动方案,结构紧凑,但冲击轴走的是摆动式的往复运动;间接式驱动,即偏心轴经由一连杆后,再索引冲击轴,使得冲击轴在轴套内走直线往复运动;为此,通过连杆的间接驱动成为目前主流方案。业者也不满足于此,又引入万向轴传动原理,进入筋膜枪领域,进一步优化结构性能。如:专利申请号202010029076.2,公开一种筋膜枪机芯及其工作方法,该筋膜枪机芯,包括电机、曲柄转轴、摆杆、转轴块、摆杆轴、左连杆、右连杆、套头转轴和滑动套头,曲柄转轴的水平后端部固定地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摆杆的下端部转动地套设在曲柄转轴的倾斜前端部,转轴块的中心孔转动地套设在摆杆的上端部,摆杆轴横向穿设于转轴块的后部,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后端部对应转动地套设在摆杆轴的左右两端部,套头转轴的左右两端部对应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包括芯架(1)、电机(2)、斜心轴(21)、摆动块(3)、万向轴节(4)、连杆(5)、冲击轴(6)和冲击轴套(61);所述电机(2)和冲击轴套(61)对应固定在芯架(1)的两端,所述冲击轴(6)活动穿设于冲击轴套(61)内,伸出冲击轴套(61)外一端供按摩头定位、后端与连杆(5)铰接;所述斜心轴(21)锁固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摆动块(3)通过轴承(7)固定在斜心轴(21)上、摆动块上的轴凸(31)通过轴承(7)与万向轴节(4)连接,万向轴节(4)与所述连杆(5)铰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导正机构(8),该导正机构(8)包括调心杆(81)和轨道槽(8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包括芯架(1)、电机(2)、斜心轴(21)、摆动块(3)、万向轴节(4)、连杆(5)、冲击轴(6)和冲击轴套(61);所述电机(2)和冲击轴套(61)对应固定在芯架(1)的两端,所述冲击轴(6)活动穿设于冲击轴套(61)内,伸出冲击轴套(61)外一端供按摩头定位、后端与连杆(5)铰接;所述斜心轴(21)锁固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摆动块(3)通过轴承(7)固定在斜心轴(21)上、摆动块上的轴凸(31)通过轴承(7)与万向轴节(4)连接,万向轴节(4)与所述连杆(5)铰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导正机构(8),该导正机构(8)包括调心杆(81)和轨道槽(82);所述调心杆(81)锁固在冲击轴(6)传动链中非旋转的运动部件上,该运动部件指的是冲击轴(6),连杆(5),摆动块(3)或万向轴节(4);所述轨道槽(82)设置在芯架(1)上,调心杆(81)的一端伸入轨道槽(82)之中,并被轨道槽(82)约束只能沿轨道槽(82)设定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轨道槽(82)包括槽架(821)、轨座(822)和滑芯(823);一对所述滑芯(823)平行嵌固在轨座(822)上,两滑芯(823)间距能容纳下调心杆(81);所述槽架(821)与芯架(1)连体成型或者槽架(821)通过螺丝锁固在芯架(1)上形成一体,槽架(821)上成型有用来嵌固轨座的长槽孔(8211),轨座(822)通过螺丝锁固在槽架(8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自调心轨道式冲击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调心杆(81)插固在连杆(5)上,槽架(821)连体成型在芯架(1)的前部,轨座(822)中一对滑芯(823)为圆柱结构,且中心线与冲击轴(6)中心线平行;连杆(5)成Y形结构,具有分体的主叉臂(52)和副叉臂(53),副叉臂(53)通过螺栓锁固在主叉臂(52)上;所述主叉臂(52)带有柄部(521),借助该柄部(521)用来插固所述调心杆(81);所述主叉臂(52)和副叉臂(53)的开叉部铰接在万向轴节(4)两侧对称的耳轴(41)上;所述万向轴节(4)成马鞍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粤闽王进周郭锋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岱锐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