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医学用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出于脑出血、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下肢骨折、关节炎等诸多因素可导致患者下肢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通过使用一些辅助装置,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并提高其独立性,许多病人在医疗的康复过程中,由于行走不便,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在做康复训练之后疲劳时需要随时休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辅助工具,患者在独自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便,而轮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手脚支架使患者容易疲劳。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患者独自使用的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的内部分别活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中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调节套筒(2),所述调节套筒(2)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的内部分别活动设置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中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调节孔(4),所述调节杆(3)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调节孔组,每组所述第二调节孔组分别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调节孔(4)适配且分布方式相同的第二调节孔(5),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孔(4)和所述第二调节孔(5)通过锁紧螺栓(6)锁紧固定,两个所述调节杆(3)的顶部分别相对安装有水平扶杆(7),左右两个所述水平扶杆(7)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调节套筒(2),所述调节套筒(2)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的内部分别活动设置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中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调节孔(4),所述调节杆(3)的外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调节孔组,每组所述第二调节孔组分别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调节孔(4)适配且分布方式相同的第二调节孔(5),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孔(4)和所述第二调节孔(5)通过锁紧螺栓(6)锁紧固定,两个所述调节杆(3)的顶部分别相对安装有水平扶杆(7),左右两个所述水平扶杆(7)的内端相互接触,所述两个底座(1)的一侧面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U形连接杆(8),所述U形连接杆(8)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水平扶杆(7)所在的一侧,所述U形连接杆(8)的中部上端安装有座椅安装杆(9),所述座椅安装杆(9)的顶部安装有座椅本体(10);
其中,每个所述底座(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上壁中部安装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驱动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3),所述液压伸缩杆(13)的下端固定在滑轮安装盘(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洋,方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