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7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包括罩体和安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正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在罩体侧壁上开设有人工鼻开口,并在罩体背面底部开设有头罩入口,所述的安装环上设置有手套,将手套伸入罩体内,并将安装环安装在定位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提高了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罩体内的气流从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流出,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是涉及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
技术介绍
在防控常态下,目前对传染性患者(活动期肺结核手术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行紧急急诊手术患者等)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拔管等高危程序操作,是临床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麻醉管理: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或三级防护下在负压手术室行全身麻醉插管与拔管复苏,优点是保护了其他医护人员,缺点是:1.手术室室间周转慢,医疗资源浪费;2.保护力度欠缺,只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隔离,欠缺对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存在着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污染环境,对操作者产生新的污染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医务工作者对传染性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拔管等操作过程中不能有效隔离,存在着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污染环境产生新污染源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隔离效果好、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降低医务操作者被感染风险的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包括罩体和安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正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在罩体侧壁上开设有人工鼻开口,并在罩体背面底部开设有头罩入口,所述的安装环上设置有手套,将手套伸入罩体内,并将安装环安装在定位环内,将罩体采用一体化加工完成,能够提高罩体的密封性,在隔离头罩使用过程中,患者头端平躺于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内,用3M手术膜密闭头罩入口,使罩体内形成密闭空间,在人工鼻开口处接上人工鼻,在隔离头罩内放置螺纹管延长管连接气管导管,医务工作者双手伸入手套内,对患者进行全麻插管与拔管工作,通过罩体使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进行隔离,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优选地,所述的罩体采用纤化玻璃制作,将罩体采用一体化加工制造,提高罩体的密封性,采用纤化玻璃为制作原料,使罩体具有透明可视的优点,便于医务工作者观察全麻插管与拔管的操作过程,有利于插管与拔管的顺利完成,在不影响正常麻醉程序的同时,降低了自身感染风险,同时,采用纤化玻璃制作的罩体表面光滑,易于清洁消毒。优选地,所述的罩体顶部与罩体正面相连的一端设置为斜面结构,将罩体顶部的一端设置为斜面结构,便于医务工作者观察全麻插管与拔管的操作过程,及时调整操作步骤,有利于插管与拔管的顺利完成。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将安装环设置为可从定位环内取出的结构,通过密封圈提高了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罩体内的气流从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流出,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将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环在定位环的安装或更换,从而方便对手套进行消毒处理,也便于对使用后的罩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环上的手套采用乳胶材料制作,通过手套既能够对医务工作者的双手与患者之间进行隔离,也便于医务工作者对患者进行插管与拔管的操作,将手套采用乳胶材料制作,使手套具有弹性好、耐撕裂、表面光滑、戴脱方便、有较好的耐酸碱、防腐蚀的优点,便于医务工作者的操作。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将安装环设置为可从定位环内取出的结构,通过密封圈提高了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罩体内的气流从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流出,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将安装环与定位环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环在定位环的安装或更换,从而方便对手套进行消毒处理,也便于对使用后的罩体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罩体、2.安装环、3.定位环、4.头罩入口、5.人工鼻开口、6.手套、7.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附图1-4所示: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包括罩体1和安装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正面上设置有定位环3,在罩体1侧壁上开设有人工鼻开口5,并在罩体1背面底部开设有头罩入口4,所述的安装环2上设置有手套6,将手套6伸入罩体1内,并将安装环2安装在定位环3内,将罩体1采用一体化加工完成,能够提高罩体1的密封性,在隔离头罩使用过程中,患者头端平躺于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内,用3M手术膜密闭头罩入口4,使罩体1内形成密闭空间,在人工鼻开口5处接上人工鼻(可以过滤病毒、细菌率达99.9999%),人工鼻接上CO2采样管(监测患者呼气末CO2,预防患者CO2潴留和缺氧情况),在隔离头罩内放置螺纹管延长管连接气管导管,医务工作者双手伸入手套6内,对患者进行全麻插管与拔管工作,通过罩体1使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进行隔离,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优选地,所述的罩体1采用纤化玻璃制作,将罩体1采用一体化加工制造,提高罩体1的密封性,采用纤化玻璃为制作原料,使罩体1具有透明可视的优点,便于医务工作者观察全麻插管与拔管的操作过程,有利于插管与拔管的顺利完成,在不影响正常麻醉程序的同时,降低了自身感染风险,同时,采用纤化玻璃制作的罩体1表面光滑,易于清洁消毒。优选地,所述的罩体1顶部与罩体1正面相连的一端设置为斜面结构,将罩体1顶部的一端设置为斜面结构,便于医务工作者观察全麻插管与拔管的操作过程,及时调整操作步骤,有利于插管与拔管的顺利完成。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环2与定位环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并将安装环2设置为可从定位环3内取出的结构,通过密封圈7提高了安装环2与定位环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罩体1内的气流从安装环2与定位环3之间流出,可以有效隔壁患者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的扩散,达到有效隔离保护作用,降低医务操作者的被感染风险,将安装环2与定位环3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环2在定位环3的安装或更换,从而方便对手套6进行消毒处理,也便于对使用后的罩体1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环2上的手套6采用乳胶材料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包括罩体和安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正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在罩体侧壁上开设有人工鼻开口,并在罩体背面底部开设有头罩入口,所述的安装环上设置有手套,将手套伸入罩体内,并将安装环安装在定位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包括罩体和安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正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在罩体侧壁上开设有人工鼻开口,并在罩体背面底部开设有头罩入口,所述的安装环上设置有手套,将手套伸入罩体内,并将安装环安装在定位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可视化气管全麻插管与拔管隔离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采用纤化玻璃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香罗建伟黄丽娟林少漫严文婵裴柳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