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77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4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第一散热管并联于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第一散热管用于对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第二散热管并联于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且,第二散热管设置有毛细管,第二散热管用于对变频模块进行第二降温工作;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阀体,阀体用于控制第二连通管路的流通状态;散热方法还包括:获取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根据第一当前温度和露点温度,控制阀体的导通状态。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空调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空调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变频功率器件是变频空调中重要元器件,主要采用多功能集成的大功率变频模块,用来调控压缩机的转速,从而节省能耗。压缩机频率越高,变频模块发热越多。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单通道冷媒散热器为变频模块进行散热的方法。单通道冷媒散热器的结构为冷媒管路穿设于铝基体内,其中,冷媒管路的两端设置于空调器的节流元件后的管路,例如,冷媒管路的两端设置于室内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该部分管路的冷媒温度较低,约为20℃,利用较低温度的冷媒为变频模块进行散热。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单通道冷媒散热器中,铝基体与待散热的变频模块接触,而单通道冷媒散热器内冷媒温度较低,铝基体与变频模块的接触面易产生凝露,存在电路板短路烧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变频模块散热易产生凝露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方法包括:所述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第一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第二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有毛细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二降温工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流通状态;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所述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第一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第二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有毛细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二降温工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流通状态;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温度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决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前述的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如前述的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装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空调器的冷媒管道对变频模块进行散热,冷媒管道包括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并且第一散热管位于节流元件之前,第二散热管位于节流元件之后,因此第一散热管的冷媒温度大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媒温度,本申请通过第一散热管进行第一降温工作,通过第二散热管进行第二降温工作,第二散热管上设置毛细管,由于毛细管的压力作用,当打开阀体时,第二连通管路流通,第二散热管内没有冷媒,或只有很少的冷媒。由于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媒温度高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媒温度,本申请主要通过调节阀体的导通状态,控制低温冷媒所在的第二散热管的流量,进而调节变频模块的散热能力,避免变频模块表面产生凝露。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中,获取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根据第一当前温度和露点温度,控制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而控制第二阶段散热是否进行,避免第二散热管内的低温冷媒直接对变频模块进行散热,减少变频模块散热器由于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的现象。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元件;5:室内换热器;6:变频模块散热器;7:第一散热管;8:第一单向阀;9:第一连通管路;10:第二单向阀;11:第二散热管;12:毛细管;13:第二连通管路;14:电磁阀;15:温度获取模块;16:决策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管路、第一散热管7和第二散热管11。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节流元件4和室内换热器5。第一散热管7并联于室外换热器3和节流元件4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9,第一散热管7用于对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第二散热管11并联于室内换热器5和压缩机1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13,且,第二散热管11设置有毛细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n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n第一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n第二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有毛细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二降温工作;/n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流通状态;/n所述散热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n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冷媒循环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
第一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一降温工作;
第二散热管,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有毛细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用于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第二降温工作;
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流通状态;
所述散热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变频模块表面的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所在的电控盒内的露点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和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露点温度,控制所述阀体打开;或者,
若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温度,控制所述阀体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温度,控制所述阀体关闭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阀体关闭后的所述空调器的持续工作时长,
若所述空调器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进入调频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当前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预设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玉哲王定远赵鹏达葛睿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