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8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鼠灌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包括底壳及固定在底壳一侧的圆筒、铰接在底壳上的翻盖,所述底壳内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内嵌设有第一橡胶块,所述第一橡胶块呈凹字形,且固定有魔术贴,所述第一橡胶块分设于海绵垫两侧,且之间通过橡胶带连接,所述海绵垫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橡胶带与海绵垫适配,所述圆筒内设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一端固定在圆筒上,所述橡胶管上套设有膨胀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海绵垫和橡胶块固定大鼠的同时也保护其不受损伤,同时通过橡胶管固定大鼠头部,并通过膨胀管舒服大鼠头部的运动,避免灌胃时扭动损伤食道和尾部,保证大鼠灌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大鼠灌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动物实验已成为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的种类及药物剂量的不同,需对实验动物实施不同的给药方法。经口灌胃给药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灌胃给药能够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控制给药时间,在营养学和药物学动物实验中有重要意义。大鼠灌胃是实验动物学的常用技术,灌胃的顺利进行是保障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另外,防止实验人员被鼠咬伤、保障实验人员自身安全也是动物实验操作的最基本要求。目前大鼠的传统灌胃方法为左手单手提捏耳、背部皮肤,右手持针灌胃的方法。另有一些以该方法为基础的改良法,但仅仅是改变了左手的抓持部位或者是鼠的体位。传统灌胃方法对体重为200g以内的大鼠操作的效果良好,但当大鼠体重增大时,特别是对一些诸如脂肪肝、代谢综合症等特定疾病模型用的肥胖鼠来说,在使用传统方法灌胃时大鼠下半身及尾部会出现较强的屈伸性摆动,使得实验操作人员左手容易疲劳且灌胃针会随着大鼠的摆动而在体内扭转造成对食管壁的损伤。另外,传统灌胃法易致大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包括底壳(4)及固定在底壳(4)一侧的圆筒(10)、铰接在底壳(4)上的翻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4)内设有海绵垫(7),所述海绵垫(7)内嵌设有第一橡胶块(5),所述第一橡胶块(5)呈凹字形,且固定有魔术贴(6),所述第一橡胶块(5)分设于海绵垫(7)两侧,且之间通过橡胶带(8)连接,所述海绵垫(7)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橡胶带(8)与海绵垫(7)适配,所述圆筒(10)内设有橡胶管(1),所述橡胶管(1)一端固定在圆筒(10)上,所述橡胶管(1)上套设有膨胀管(2),所述膨胀管(2)通过管道连接有气囊(3),所述气囊(3)装设在圆筒(10)外侧,所述翻盖(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灌胃辅助器,包括底壳(4)及固定在底壳(4)一侧的圆筒(10)、铰接在底壳(4)上的翻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4)内设有海绵垫(7),所述海绵垫(7)内嵌设有第一橡胶块(5),所述第一橡胶块(5)呈凹字形,且固定有魔术贴(6),所述第一橡胶块(5)分设于海绵垫(7)两侧,且之间通过橡胶带(8)连接,所述海绵垫(7)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橡胶带(8)与海绵垫(7)适配,所述圆筒(10)内设有橡胶管(1),所述橡胶管(1)一端固定在圆筒(10)上,所述橡胶管(1)上套设有膨胀管(2),所述膨胀管(2)通过管道连接有气囊(3),所述气囊(3)装设在圆筒(10)外侧,所述翻盖(9)内设有与底壳(4)对应的海绵垫(7)和第二橡胶块(52),所述翻盖(9)上设有与底壳(4)对应的卡扣(9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琳琳王研林黎娟
申请(专利权)人:辽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