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及吊挂钢结构建筑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及吊挂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其中有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为吊挂钢结构,结构中心位置为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筒顶部为钢结构桁架,核心筒外侧钢梁通过从顶部桁架吊挂的钢棒与桁架相连。该结构剪力全部由核心筒承担,外部框架只承竖向荷载,钢棒只分布于结构外圈,且钢棒节点与各层框架梁为刚接。针对吊挂结构这样的新结构形式,需要相应的安装节点,施工方法与时俱进,与结构形式相匹配,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现场施工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本专利技术针对吊挂式钢结构施工需求优化了穿梁节点,使得相应节点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现场施工更加便利。本专利技术能满足吊挂式钢结构框架梁与钢棒的传力需求,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加工及安装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钢棒(11)与第一钢梁节点(12)的配合对第一框架梁(13)进行固定;/n所述第一钢梁节点(12)设置于上下两条第一钢棒(11)之间;每个第一钢梁节点(12)由第一节点主体(121)和设置于第一节点主体(121)侧部的第一节点连接部(122)组成,所述第一节点主体(121)中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节点连接部(122)用于连接第一框架梁(13);/n所述第一阶梯孔中安装有第一套筒(14),第一套筒(14)由第一柱形连接段(141)和第二柱形连接段(142)同轴连接成能够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匹配嵌合的阶梯件,第一钢梁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钢棒(11)与第一钢梁节点(12)的配合对第一框架梁(13)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钢梁节点(12)设置于上下两条第一钢棒(11)之间;每个第一钢梁节点(12)由第一节点主体(121)和设置于第一节点主体(121)侧部的第一节点连接部(122)组成,所述第一节点主体(121)中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节点连接部(122)用于连接第一框架梁(13);
所述第一阶梯孔中安装有第一套筒(14),第一套筒(14)由第一柱形连接段(141)和第二柱形连接段(142)同轴连接成能够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匹配嵌合的阶梯件,第一钢梁节点(12)由第二柱形连接段(142)的顶面承重;第一套筒(14)中设有内螺纹形式的第二阶梯孔,且第二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第一柱形连接段(141)中,大孔位于第二柱形连接段(142)中;
所述第一钢棒(11)的第一钢棒主体(111)顶部为扩大端(112),底部为端部外螺纹段(113),且所述扩大端(112)的下表面为圆球面;
上方的第一钢棒(11)的端部外螺纹段(113)从第一阶梯孔中伸入并穿过第一锁紧螺母(17)后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小孔中,第一锁紧螺母(17)与端部外螺纹段(113)构成螺纹配合,能限制第一套筒(14)相对于第一钢棒(11)转动;
下方的第一钢棒(11)的扩大端(112)伸入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大孔中,且扩大端(112)下方的第一钢棒主体(111)上套有一个攻有外螺纹的钢棒紧固螺母(15);钢棒紧固螺母(15)拧入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大孔中且两者之间通过转动锁止件(16)限制相对转动;钢棒紧固螺母(15)的上表面具有圆球形凹槽,下方的第一钢棒(11)的扩大端(112)下表面贴合支撑于所述圆球形凹槽中,且下方的第一钢棒(11)具有一定幅度的摆动自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止件(16)包括转动限位板(161)和限位件(162),转动限位板(16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钢棒紧固螺母(15)和第二柱形连接段(142)的底面也分别开有两个第二通孔,钢棒紧固螺母(15)旋入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大孔并保持底面处于同一平面时,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刚好吻合,两个限位件(162)插入吻合的两组通孔中形成转动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挂钢结构的穿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部(122)有多个,以牛腿形式环向布置于第一节点主体(121)侧部,且第一节点连接部(122)上开设有螺栓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晗,曹永铨,刘玉涛,李超群,叶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天恒筑钢构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